分卷阅读14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长昀把凳子摆好,看向正在擦炉盘的姜宁,瞥眼炉子四边都挂着的绳子。

“这绳子用来晾东西吗?”

姜宁点头,“袜子和衣服都可以,不然都放在浴房那边烘干,两处烧火,废柴。”

挂这里就方便了,有外边的网拦着,搭脚也不会蹭到衣服。

“那去赵叔家拿棉被?”卫长昀擦了一下手,“正好天还亮。”

“嗯,去吧。”姜宁放下帕子,“新炉子要烧一阵子才能好用,这几天不去摆摊了,过一阵再去,我就把这炉子烧实在。”

“染的布能拿进屋里烤吗?”卫长昀跟着他往外走,“还是就放在房檐下。”

“我就等着炉子来再染,不然一整天都干不了,新布都要变臭。”

姜宁朝厨房看去,见朱红又在忙晚饭,连忙道:“阿娘,你把肉和菜切了、洗了就行,不炒,晚上煮着吃。”

朱红答应了声,叮嘱他们路上慢点。

卫长昀愣了下,“变臭?”

姜宁点头,“对,特别臭,就是那种夏天一身汗换下来的衣服,揉成一团闷了几天发出来的馊味。” W?a?n?g?阯?发?b?u?y?e?ⅰ????ǔ?????n?②???②?⑤????????

晒干了都没用,得重新洗才能不臭。

没办法,南方衣服晾几天都不干,就会馊。

“那还是拿进屋吧。”卫长昀认同地点了下头。

姜宁看他表情,想起这人还有些不算严重的洁癖,禁不住笑了一声。

他俩并肩往村里走,路上偶尔会朋友一两个去地里摘菜的,客气打了招呼,也不跟人家多说话,各走各的。

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他俩在这一村人眼里,早就是不清不楚的关系了。

小叔和嫂嫂,成双入对的,能有什么好话?

姜宁走着走着,忽地想起另外一件事,“对了,快过年,我想做点腊肉和腊肠,咱们下回去镇上,多买些猪肉,得早点去。”

没腌肉和腊肠的过年,根本不叫过年好吗?

西南人民,过年必备腊肉、腊肠。

最好再有小米渣、八宝饭,对,还有炸虾片、盐菜扣肉。

卫长昀没多问,心想上次的酱肉也好吃,那腊肉和腊肠应当也是好吃的。

只要是姜宁做的,味道自然差不了。

第96章

去赵秋家拿棉被时,姜宁提了一句想过年买肉来做腊肉和腊肠,正好被赵秋娘听到。

赵秋娘热心道:“你们要买肉啊?那做什么去镇上买,和我们家一起买就是了。”

姜宁抱着棉被,听见后伸出脑袋问:“一起买?婶婶,你们家也要买啊?”

卫长昀也停下来,等着赵秋娘往下说。

“嗐,这不是家里年年都要做,家里好早就不养猪了,都是去买。”

赵秋娘解释道:“村里有人家里养猪,大家伙都会去他那儿买,你要是想买的话,咱们拼一头猪,看你们要多少。”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y?e?不?是?i?f?ū?????n???????????????????则?为????寨?站?点

拼一头猪?

姜宁愣了愣,倒是觉得可行。

唯一纠结的是,他们家人少,半头猪肯定是吃不了那么多的,就算做成腊肉都还多。

至于猪头、猪尾巴和内脏那些更用不上了,他们一家都不吃内脏。

“婶婶,半头猪的话,我们家要不了那么多。”姜宁实话实说道:“家里人少,还有两个小孩,半头猪吃一年都够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