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只有土豆片和辣椒,倒也不失望,毕竟好一阵没吃,问了也就买了。
东西卖得快,姜宁和卫长昀也省事,都不用像之前一样吆喝。
“二百多文,还行。”姜宁数了数罐子里的铜板,“回头客多就是好。”
卫长昀收起车上的东西,都装进背篓,“推车要带去新宅子那边吗?”
“不了,就放这吧。”姜宁摇头,跟着一起收东西,“新宅子可还没有办乔迁礼,东西先别往里进。”
卫长昀讶异问:“进家的东西有讲究?”
姜宁“嗯”了声,故作老成道:“那是当然,进新家那天,可是得选好日子和时辰,还要准备好东西,一样一样地拿进门才行。”
卫长昀自打出生就住在如今的宅子,平时少有参加这种事,村里谁家盖新房,那也只是去吃顿饭,沾沾喜气。
听姜宁说的,有些新鲜,又问了几句。
姜宁示意他把背篓拿上,边走边说:“吉时乔迁,得备有米、柴、油、碗筷、扫帚和红包,还得有苹果和钱。”
按照顺序一样样拿进屋,图一个好寓意。
卫长昀听完,微微蹙眉,“家里五个人,拿得了吗?”
姜宁一怔,显然之前没想到这个问题,毕竟他也是刚才突然想到的。
“吉时都是夜里,不好让其他人帮忙,那一个人多拿点?”
反正就是图个吉利,一人多点吉利,不是更好。
卫长昀不由笑了起来,“那先这么安排,轻巧的给小小和小宝,重一点的我们拿。”
姜宁点点头,觉得可行。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宅子外。
宅子主人和里正站在门口,见他们俩来了,同时看过来。
姜宁以为自己来晚了,不由道:“周叔、吴二伯,我们来晚了,抱歉。”
周叔是宅子原本的主人家,吴二伯是镇里的里正。
“不是你们来晚了,是我们来早了。”周叔摆摆手,拿出办好的契书,“这书契你们再看看,没什么问题,余下的钱就得给了。”
卫长昀伸手接过来,打开后仔细看,“还请您等片刻,我看看。”
吴二伯望着卫长昀,见他这一年变化,不由叹道:“私塾那边再过半月就要恢复上课,你打算何时回去啊?”
姜宁正跟周叔往宅子里走,听他说宅子里的陈设,能用的都别换了,擦一擦还挺新。
听到吴二伯的话,下意识往卫长昀瞥去。
“我要再晚一个月。”卫长昀抬头,向吴二伯颔首示意,“搬家需要一些时间,还要帮着家里的小摊生意。”
吴二伯闻言便看向姜宁,“你家中生意,有姜哥儿操持,你还是安心备考,再晚一个月,可就要三月了。”
三月,离着院试便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
卫长昀是私塾里最好看的学生,都盼着他能一举考中秀才,再考上举人,便是春闱时成绩不佳,那在永安镇也是凤毛麟角的人才了。
“平时在家不曾怠慢学业,二伯不必替我忧心。”卫长昀合上书契,“书契无误,当着里正的面,签字画押即可。”
“剩余的二十五两,我们也带来了。”
吴二伯知道他有主意,便也不再多言。
四人走到宅子的客厅,两份书契放在桌上,各自签字画押,留存一份便算彻底成交。
姜宁签下自己名字后,满意地想,这一阵在家,他的字还挺有长进。
卫长昀拿出银两,交给周叔,“多谢周叔成全。”
周叔笑着看向吴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