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是好事,不过年纪再大点,还得要能担事才行。”
卫长昀在他对面坐下,“这小半年,应当能好些。”
“那天秋哥儿还问我,怎么把人留下了。”姜宁咬断面条,“仔细一想,留下人的决定做得是有些匆忙,不过他身世可怜,又是家里亲戚,总不能赶走吧。”
卫长昀抬眼看他,眸色微动,“你一向嘴硬心软,留下他本是一片好意,如今他有事做,你也能抽出空来忙其他的,是意外之喜。”
“话说回来,秋哥儿还真厉害,说要做香包生意,便做起来了。”姜宁想到赵秋卖的香包,“只是这物件不像食肆,人每天都要吃饭,香包能用好一阵。”
卫长昀见他还有心思操心这担心那,不由摇摇头,“那你打算再帮他们想办法?”
然而姜宁却摇头,抬眼看了看他。
“这事儿得他自己想办法,做生意又不是照本宣科,一比一复制或者按步骤去做就能成的,得自己变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相信赵秋能做到。
早饭过后,天色渐白。
姜宁和卫长昀简单收拾一下,拿起三个包袱,准备启程。
俩人一块走出房间,便见周庚拿着两张饼站在院子里,有些手足无措,又强行镇定地站着。
朱红和小小、小宝也起了,不过看着是打算送完他们就回去睡。
“又不是不回来,每回都送啊。”姜宁接过烙饼,看着一家子人,“只送到家门口,可不兴送远了。”
卫长昀肩上挂了两个包袱,看了一眼兄妹俩,又看向朱红和周庚,“家里的事,有劳你们多照看。”
朱红道:“一家人还说这些,你们一路小心,有空便捎个信回来,小小和小宝能看得懂不少字了。”
卫小小和卫小宝忙点头,表示自己能看得懂。
“二哥,宁哥哥,你们要好好的啊,我们在家也会好好的。”
小孩说话有些黏糊,却显得天真可爱。
姜宁和卫长昀听见后,不由相视一笑。
今天要赶到第一个官驿,不能耽误启程的时辰。
一家人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又交代了一些事,姜宁和卫长昀并不多唠叨,拿好包袱便朝着镇口去。
只是二人未想到第一天到官驿,就碰到了事。
“我们是赴考的士子,这是——”卫长昀和姜宁进了官驿,正要出示公卷,忽地有人跌跌撞撞从门外跑进来,一下倒在地上。
赶了一天路的姜宁被吓到,往旁边挪了挪,盯着地上的人,扯扯卫长昀的衣服。
踮脚附在他耳边低声道:“身上不见血,不知道怎么回事。”
卫长昀摇头,弯腰打算把人扶起来,被一旁的驿户拦住。
“举子且慢,我们来罢。”驿户上前,把来人扶起来,探了探鼻息,道:“不要紧,应当是饿晕了。”
姜宁一愣,看向卫长昀,犹豫着问道:“还未过完年,怎么会有人饿晕,难道是附近——”
永安镇周边并无什么灾情,收成都还够自家口粮。
驿户扶人坐在凳子上,“小公子不知,去年这一片遭了蝗灾,百姓大多都收成不好。”
姜宁听完,正欲从包袱里拿点干粮,就见卫长昀已经拿了出来。
“这是我们带的干粮,先给他吃吧。”卫长昀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