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秋在柜台做得久了,自然也算得一手账。

三百两对他来说,其实不算少,但绝非拿不出来,只是拿出来后有些拮据。

可是……

他咬了咬牙,“我出三百两,买你手里的五分之二。”

为了往后拿出三百两银子不再拮据,怎么也得买。

否则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有这样的花销,却拿不出来。

姜宁听他下定决心,仿佛看到了刚要办酒楼时的情形,“你急什么,又不是让你一次付清,打张欠条,来年再给我们都行。”

赵秋一怔,“啊……?”

顾苗在旁边听出姜宁的玩笑意思,拿起茶杯喝了口,藏住扬起的嘴角。

真好逗。

第265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聚散终有时,分分合合是大多数人一生都会经历的事。

再好的朋友都会分开,再亲的家人亦会分别,只是偶尔会让这一天晚些到来。

一场欢聚,热闹过后哪怕是顶着一轮圆月,也难免生出几分感伤。

姜宁拎着一壶酒,坐在院子的台阶上,仰头望着天,手肘直接撑着台阶,半躺下去。

月亮可真圆、真亮。

要是交通发达就好了,什么从前车马慢,对他而言,不方便大过浪漫情怀。

比起书信的浪漫,他更想要常与亲友见面。

“不想走了吧。”顾苗走到他旁边坐下,“想想要是还在永安镇,似乎比来金陵更稳定,至少不用提心吊胆的。”

“那还是来金陵好些。”姜宁失笑,转过头看他一眼,伸了个懒腰,“走过的路才是最好的。”

要是一直待在永安镇,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别的事呢。

w?a?n?g?阯?发?布?页??????????ě?n?????????⑤???c?ō??

顾苗听他这么说,放下心来,“岭南虽远,但要是走水路,想必也能到的。”

姜宁回忆了下自己看过的大燕地图,“运河不知道修到那儿没有,但相信工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开窍,修通了呢。”

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他给的办法管用,真的能解决大部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那修路修桥挖运河,才能动起来。

“什么工部?”赵秋听王子书他们聊起读书的事,多少坐不住,寻到姜宁他俩,赶紧凑过来问:“子书倒是想去工部,在村里那会儿他就好奇你家的浴房怎么修的了,还有炉子。”

闻言姜宁错愕地看他,“他好奇这个做什么?”

“觉得很新鲜,而且有意思啊。”赵秋挠头,“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冬天还能取暖,夏天又不耽误用,最重要的是,寻常百姓家里都可以修葺,比金陵这些取暖的法子便宜很多。”

相比之下,把墙面做成中空,然后一入冬便专门烧炭,保证屋内暖和,成本低了许多。

姜宁那法子,只是比平常多烧一点柴就好。

要赶着做饭那一阵,连多的都不用。

姜宁感慨道:“原来他是工科型人才,要是他真能凭自己的本事进工部,那我到时再给他一本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