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余光扫向卫长昀,挺正常的。

“说不定他们就是互相勾结,现在觉得人家没用了,就举报出来,这样一来官威立了,还在百姓那有个好名声,等以后就开始露出原形。”

“……怎么还开始编故事了,哪有这样的。”

卫长昀看着面前喝红了脸的郑三爷,放下筷子,“郑三爷,我们打黔州这一路过来,又游历多方,见过的人和遇到的事肯定不如您,不过如今的世道,靠着经商日入斗金的人有,却是少数。”

“百姓,尤其是农户的日子,不少地方还要看当地员外的脸色过日子,田地都是从人那里租的,是佃户。”

“如今惠安县的县衙,统一管理商户对于农户的收购、采买,价格定下来,这样不管是上下浮动,都能保证一样的收益,同时也不会排斥商户对外的商贸,或者是跟农户之间达成的其他生意,并非是官府——”

“你——”

郑三爷一拍桌子,“你懂什么?!”

“我告诉你,就那二百斤粮食,我就不可能同意!”

得,其他都是次要原因,根本还是因为二百斤粮食。

姜宁吃完一颗煲汤用的荔枝,凑到卫长昀面前,“早知道有这回事,就该带过来。”

卫长昀无奈又语塞,只好叮嘱他,“小心核。”

上回咽下去一颗杨梅的核,哽在喉咙里半天。

“如果这二百斤粮食能还回来,您能同意吗?”卫长昀道:“不仅是二百斤粮食,还有耽误这么多时间的补偿。”

“其实您算一下,大娘也听一听我们说的有没有道理。”

“城里商户收荔枝是二十文一斤,但高的时候可以三十文,低的时候连十文都不到。”

“如果官府定下的标准就是二十文,不管高低都这个价,那您其实不亏。”

其实就是风险转移,或者说是分摊。

互相抵消,本质和现在并无差别。

但县衙只是针对一些物产进行这种管控,其他的该如何还是原样,只是说保证百姓的基础生活。

郑三爷糊里糊涂地算了算,“那我不亏了十文二十文吗?”

卫长昀:“……”

“产量高卖不出去的时候,您不还赚了十文吗?”

“……哪能这么算。”郑三爷摆手,“你们都是奸商,我不听。”

姜宁擦擦手,终于吃饱喝足,抬起头来。

“那别人家荔枝都顺顺利利卖出去,还做成了荔枝果脯、罐头或者是别的,就你家烂地里,这还能是亏不亏的事?那是一文不挣倒贴钱。”

“我家夫君那是上过京城做生意的,连皇上都见过,生意上的事门道可多了。”

姜宁眼睛不眨一下,信口胡诌到:“日进斗金您该听说过吧,我们以前做的生意,那都日入万金,靠的就是他。”

卫长昀越听眉头越紧,这说的是谁?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还日入万金了。

姜宁避开他眼神,心虚地喝了口水。

吹牛而已,切勿当真。

第287章

劝人,尤其是劝固执的人,就得红脸、白脸一起上。

各说各的,打个巴掌给个枣,才能说服得了。

姜宁一本正经地看了看郑三爷,见他听完自己的话变脸,眼里滑过笑意。

其实,他对郑三爷没什么意见。

小老头一个,心里的不满都说在面上,反而好说话。

郑三爷盯着姜宁,胸口一起一伏的,突然好像受不了似的,吹胡子瞪眼拍桌。

“你个小娃娃,大言不惭,还日进斗金?你拿出来我看看呢。”

姜宁唇边牵开狡黠的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