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 揽月阁的诗词数量越来越多, 但质量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如今, 若想对出比之前更好的下联,已非易事。
揽月阁的名声, 也在短短几日传遍了川州府的大街小巷。
酒楼里,茶肆中,甚至街边小摊上, 都能听到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
“听说了吗?昨日有位姓陈的秀才老爷对出了‘烟锁池塘柳’的下联,‘焰镕海坝枫’!”
“啧,这联虽工整, 但意境差了些, 揽月阁未必会采用。”
“可不是,听说前几日有个外乡来的狂生,对了个什么榆, 那才叫绝!”
“啧啧,这揽月阁的对联,一日比一日难,再这样下去,怕是连那些举人老爷都要头疼咯!”
揽月阁的热潮,自然也传入了青松书院。
学子们除了日常课业外,私下讨论最多的,便是揽月阁那些令人绞尽脑汁的对联。
就连书院的夫子们,闲暇时也会聚在一起品茶论对,试图破解这刁钻的上联。
“这‘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你们可有下联?”芩夫子捋着胡须,私笑问道。
“学生对了个‘一舟二橹三人遥渡七星桥’,但总觉得不够精妙。”一位学子恭敬答道。
“嗯,平仄尚可,但意境稍显浅薄。”芩夫子点头评议道。
这揽月阁的对联,不仅讲究对仗工整,更讲究意境深远,难怪能引得全城才子趋之若鹜。
李修远坐在窗边,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唇角微扬。
——他的夫郎,当真是厉害。
揽月阁的成功,自然引来了其他酒楼茶馆老板的嫉妒。
起初,他们不屑一顾,觉得顾笙一个哥儿,能有多大能耐?
不过是仗着新奇玩意儿一时吸引人罢了,过不了多久就会门庭冷落。
可谁知,揽月阁不仅没有衰落,反而一日比一日盛旺。
那些原本在他们店里喝茶听曲的常客,如今都跑去了揽月阁。
甚至宁愿排队等候,也要进去一探究竟或是纳个凉。
“哼,不就是几副对联吗?我们也挂!”醉仙楼的刘掌柜不服气,命人连夜写了几副对联挂在店里。
结果,第二日,客人依旧寥寥无几。
“怎么回事?”他大怒道。
小二苦着脸道:“东家,客人们说……说咱们这对联太俗,连揽月阁的边角都比不上。”
“......”
其他酒楼见状,也纷纷效仿,可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他们也终于意识到——揽月阁的成功,不仅仅是对联的功劳,更是顾笙那独到的经营之道。
阁内的冷气、雅致的环境、不断更新的对联,甚至伙计们恰到好处的服务……
这一切,都让揽月阁与众不同。
“唉,罢了罢了。”刘掌柜长叹一声,“这顾笙……确实有一套。”
然而,揽月阁的风光背后,并非没有暗流涌动。
某些眼红的商人,已经开始暗中打探顾笙的底细,试图找出他的弱点。
“听说这顾笙是李家二郎、李秀才的夫郎?”
网?阯?F?a?B?u?页?ī????????€?n????????5?????ō??
“哼,一个哥儿,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这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