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落西山时,李修远踏着书院散学的钟声归来。

推开院门,总能看见顾笙坐在灯下,面前摊着那本子,眉头微蹙,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什么。

炉火映照下,他侧脸的线条显得格外柔和而坚韧。

“又在琢磨你的烤鸭经?”

李修远解下披风,带着一身清冽的书卷气挨着他坐下,自然地拿起那本子翻看。

他目光扫过那些琐碎记录,唇边泛起笑意。

“阿笙用心至此,何愁没有识味之人?”

顾笙抬眼看他,灯下那温润的眸子里带着一丝被理解的暖意:“总想做得更好些。”

他合上本子,起身,“今日试了新调的酱,留了半只鸭腿给你温在灶上,还有张良买的新米粥,我去端来。”

两人对坐灯下分食。

酥脆的鸭皮在齿间碎裂的轻响,温热的米粥熨帖着肠胃,白日里的冷清与辛苦仿佛都被这小小的暖意驱散了。

日子如水般静静流淌,街角的风似乎变了调,不再是冷清的回响。

起初,只是绸缎庄王掌柜差人送来几尺新布,说是谢过那日试味的鸭肉。

还顺带捎来邻家杂货铺的几句打听。

又过几日,那抱着婴孩的妇人竟领着两个相熟的婆子登门,一进门便笑说:“顾老板,上回的鸭子香得我家娃儿直咂嘴,今儿特意带老姐妹来尝尝鲜!”

张良的眼睛亮得像是点了灯,手脚麻利地招呼着,案板上的鸭子片得飞快。

油纸包好递过去时,那婆子咬了一口脆皮,眯着眼直咂舌。

“哟,这皮儿!脆得跟炸响炮似的,肉还嫩得能掐出水来!”

她转头对同伴道,“没骗你吧?比东街那老字号还地道!”

不多时,门口竹篮里的试味鸭肉竟不够分了,张良只好歉意地挂上“明日请早”的小木牌。

顾笙依旧守在炉火旁,唇角却噙着淡淡的笑意。

他添了些新炭,听着油脂滴落的滋滋声,手下不疾不徐地刷着蜜水。

案头那本小册子又添了几页——今日卖了三只整鸭!

傍晚打烊前,竟有个书院学生模样的少年探头进来,挠着头说:“同窗说您这儿鸭子是‘京都一绝’,我娘过寿,想订一只明晚的。”

顾笙拿出纸笔快速记录了信息。

斜阳铺在青石板上,将“京都烤鸭”的朱红木匾镀了层金边。

那初生的锐气,终于化作了街巷里悄然扎根的暖意。

第121章 我......我去摆桌

第二日傍晚, 夕阳现出,给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温暖的橘红。

顾笙刚将最后一点炉灰清理干净,昨日那位书生模样的少年便如约而至, 步履轻快。

顾笙笑着迎上, 从保温的食格里取出预订好的那只整鸭。

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入手沉甸甸,透着暖意。

不等何展程开口, 顾笙又利落地打开另一只油纸包。

里面是半只精心片好的鸭肉,皮肉分离, 码放整齐。

旁边还配着一小叠薄饼、葱丝、萝卜条和一小罐酸梅酱。

“何公子, ”顾笙笑道,“令堂寿辰,小店没什么贵重贺礼, 这半只片皮鸭, 算是添个彩头。”

“祝夫人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生辰吉乐!”

何展程又惊又喜, 连声道谢:“顾老板太客气了!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