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顾笙只觉得一股热意从被环住的腰间迅速蔓延开。

耳根发烫,身体在李修远熟悉的气息和怀抱里,不由自主地放软了下来。

那份因生意好转而生的雀跃,此刻尽数化作了心尖上颤动的暖流和一丝隐秘的期待。

他微微侧过头,脸颊贴上李修远的唇。

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回应,带着温顺,也带着久旱逢甘霖般的微颤:“嗯……”

第122章 如今是两个人的份了

“京都烤鸭”的名号, 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顾笙预想的要广阔。

起初,吸引人们蜂拥而至梧桐巷尾的, 多半是这响亮得甚至有些“狂妄”的店名。

“敢叫‘京都烤鸭’?口气不小!”

“倒要看看是何等美味, 才配得上这名头!”

带着这样的好奇与一丝审视,客人们抱着尝鲜或挑刺的心态排起了长队。

然而,当那金红油亮的烤鸭真正入口。

所有的疑虑便在那极致酥脆的皮、丰腴细嫩的肉、与酸甜解腻的酸梅酱交织出的绝妙滋味中烟消云散。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e?n?????2????????ò?m?则?为?屾?寨?佔?点

舌尖上的惊艳瞬间征服了味蕾, 也点燃了口碑。

吃过的人无不眉飞色舞地向亲朋邻里描述:

“那皮,咬下去咔嚓一声, 脆得像琉璃!”

“肉嫩得哟, 汁水直冒,香得霸道!”

“配上那酱,酸甜可口, 一点不腻, 绝了!”

“‘京都’这名头?我看一点不过分, 名副其实!”

一传十,十传百。

“梧桐巷尾有家‘京都烤鸭’, 味道真是一绝!”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街知巷闻的美食传奇。

铺子前每日蜿蜒的长队,案板上堆积如山的订单, 让顾笙与张良二人纵是手脚不停,也渐渐力不从心。

顾笙看着张良眼下日益浓重的青黑,又掂量着每日激增的鸭子数量, 终于下了决心。

他很快雇了三位帮手。

一位是巷尾以刀工闻名、做事麻利的赵婶子, 专门负责片那薄如蝉翼、皮肉分明的片皮鸭。

赵婶子有个二儿子,名字叫小栓,是个十七少年, 做事手脚很是勤快。

顾笙便让他负责跑腿送货上门,以及店里收拾打扫、劈柴等杂活。

还有一位是王大叔,专司砍剁那些整鸭或半鸭的块儿。

有了这三位分担,张良终于能从杂务中脱身,专心地协助顾笙,在烤炉旁打下手。

顾笙教他怎么添炭、刷蜜水、看火候。

确保每一只出炉的烤鸭都色泽红亮、香气四溢。

连在书院读书的李修远,也偶尔会带来几位同窗预定的单子。

铺子里人手充足,各司其职,日子在忙碌中透着井井有条的安稳与充实。

转眼到了三月底,春意正浓。

这日上午,顾笙刚将最后几只处理好的鸭子稳稳挂入烤炉,便觉得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袭来。

他扶着温热的炉壁,缓缓在一旁的小凳上坐下歇息。

炉火映照着他清隽的侧脸,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不知是不是这乍暖还寒的天气转换扰人,他总感觉最近精神不济。

身子骨也懒懒的,比往常更容易疲劳。

有时午后算着账目,竟会不知不觉伏在案上小憩片刻。

嗜睡的念头时不时就冒出来,‘春困’在他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连他自己都没觉得有什么反常。

张良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