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顾稳笑着看了身边两人一眼,道:“段大人和田大人你们都认识,这次修官道,他们一个是来查咱们的账的,一个是来监督检举咱们的。本官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行为不轨被抓住,就不要来本官面前求饶了,白费力气。”

衙门里刚才气氛还好得很,这会儿屋里人都不敢吭声了,还是田稼轩上前一步道:“请三位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田稼轩都这么说了,其他官员连忙附和,吃下这一记下马威。

这些官员面上不敢说,私底下肯定会议论,说祁王妃任人唯亲,管事儿的,管钱的,监督的,都是王妃的人,何必弄得这般冠冕堂皇?

田稼轩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在场所有人,想起前几日他跟王妃这般提了,王妃不在意地说,这些小节无伤大雅,叫他们说去,反正影响不了大局。

王妃做这些安排要的就是进度可控,她甚至希望,明年内官道能修通。

“难哦,不过目标总要先树立起来,有目标总比没有目标好。”

祁王府里,肚子日渐鼓起来的顾佑安撑着腰散步,跟刘忠说:“明年就算路修不通,其他的也该准备起来了。”

“明年开春后胡老爷子和胡菖蒲要去一趟乌蒙府,你也跟着去,倒不是叫你去盯曹家的事,我要你去南方买几条大船,再挑选些得用的船夫,带着他们把船开到东山港。”

松江城东边的出海口名字已经定下来了,就叫东山港。

“这事儿太重要了,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只能你去。”顾佑安笑道:“放心,不会叫你去海上送死,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份准确的海图。”

刘忠低头道:“主子放心用我,奴才定不会叫主子失望。”

顾佑安嗯了声:“听你干爹说你祖籍江南,你可还会说家乡话?”

“奴才十岁才入宫,家乡话自然还记得。”

“还记得就好,多去家乡走一走,看一看,也算解了乡愁。”

花了几日功夫,三县的徭役征集完后,这就要开工了,开工头一日,官衙搞了个开工仪式,顾佑安去东城门走了一趟。

说完该说的场面话后,顾佑安力陈这条官道对他们松江府来说有多重要,希望大家务必要把官道建好,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寻常百姓听不太懂,他们离前面太远,前头的人传话也只传他们关心的,诸如哪家富户捐了多少银子,他们一日吃三顿饭,管饱,一日领多少工钱之类的事。

站在最前排的官员,富户,还有往前挤的那些有些见识的犯官之后们,他们是最明白这条官道重要性的一批人。

有了官道,有了海岸线,只要祁王愿意,松江城就有独立建国的条件,甚至朝廷想围堵松江城也不太可能。

有了这条官道,松江城从关外一片贫瘠的小小封地,变成一方不可撼动的势力,指日可待。

开工仪式开始后,割草砍树的,搬石头清理地基的,炒熟土的,铺路夯土的……分县、分镇再分村,几乎都是相熟的人组一块儿干活,各自里正带着,竟还比拼起来。

日日有人跟顾佑安汇报进度,她也不嫌烦,自己听完了还要写信告诉周祈,顺便问问周祈那边如何了?

她肚子渐大,肚子里的孩子又活泼,身子日渐难受,来王府里照顾女儿的杜氏见女儿这般,心里十分不好过。

顾佑安哄她娘,笑问她以前的事:“您生了我们兄妹三个,养育我们长大,可累?”

“累,也不累,养你们三个虽费了我许多心思,但你爹每日下值后都早早回来帮忙,我和你爹互相扶持着,就是偶尔烦闷时,也觉得日子甜。”

回忆起过往,杜氏笑道:“日子嘛,都是比较出来的,那会儿我们住的花枝巷里,除了我们家之外,各家各户至少都是十几口人,年轻媳妇儿运气好的上头只有一个婆婆,若是运气不好的,头顶上有嫂子、婆婆、祖母好几层压着你,年轻媳妇儿们不知道要熬几十年才能熬出头,日子且难过着呢,跟她们一比,我这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