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直到裴玄应查这桩事,又让人去问陈婆。

既然问话的是裴家二公子,区区景家也不足为惧,陈婆也乐得说出来,也算是替自己攒个善缘。

薛凝放下第一份卷宗,景婉横死算是意料之中,裴玄应又提供了其中佐证。

有此佐证,便可强势要求景家开棺验尸。

容家跟裴家闹成那样子,关系很是微妙,可景家就不同了。

只要逼一逼,景家大概率会同意验尸。

薛凝心里也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她翻看第二份卷宗,却是逼死红绡那个吴宣档案。

红绡是容兰婢女,被人玷污,又因被扯出些旧事,故而投井惨死。

那欺辱红绡的吴宣是斥候长,为人善逢迎,时常出入郡守府。

因为红绡之死,容兰跟裴玄应失和,大约是见裴二公子不快,长孙昭就将吴宣给杀了。

罪名是私贩铁器,勾结北蛮。

这个罪名居然是真的。

吴宣私底下确实是私贩铁器,可以说是向敌对组织贩售管制刀具,是资敌行为,本来就该死。

这几年间,吴宣行事不密,被互市司捉到好几次私贩违禁物品。不过因为吴宣跟郡守府交好,故每每被开脱,并未因此获罪,甚至未曾削官。

这是非常严重的资敌行为。

可吴宣这么一死,旁人却说无非是长孙公子刻意讨好裴家人罢了,很多人并未将吴宣被杀的罪名当回事。

裴玄应一开始可能也是这样认为,认为裴家势大,故而郡守府也不再包庇。

这样虽声张了正义,不过裴玄应也不觉得多有意思就是。

但如今裴玄应清醒后开始

细查,他这样一细查,显然觉得不如何对劲。

若因吴宣欺辱婢女而获罪,那样岂不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指不定还有什么污秽不堪的事情因为欺辱女子被扯出来。

薛凝看完卷宗,也不由得联想篇幅,本来就多疑的脑袋瓜更平添了许多阴谋论。

不过阴谋论虽多,头绪却是没有的。

薛凝也抽出第三份卷宗,第三份卷宗记录倒是简洁许多,裴玄应已经寻到长孙昭身边美婢薇娘的坟墓。

薇娘死后,是她相熟姐妹一道替她收敛,埋于城外。

薛凝一看,便提了些劲儿。

要验尸景婉还要再做些功夫,可替薇娘验尸就不那么麻烦了。

城郊,薇娘棺椁也被掘出来。

一个婢女,死了也只用薄棺一盛,便算葬了。无论薇娘生前如何得长孙昭喜欢,死后安葬也不过是几个手帕交凑的银钱。

长孙昭人前怀念景婉时,已经不会再提这个婢子一句。

这琵琶姬死了已快五年了,起了棺,尸首倒未开始白骨化。这墓穴十分干燥,尸首保存不错,呈现一种脱水的状态。

手指按下,竟隐隐有些弹性。

薛凝运气十分好,薇娘尸首属于保护型尸首,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干尸。

她想起陈婆提及,说死去景婉脖子上有什么极特别伤痕,不由得抬眼去看。

目光所及之处,一道明显掐痕亦呈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