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可惜道:“世道不安稳,洛阳至翼州数百里路,只怕有不少盗贼。文若不如再等些时日,昭明军返回青州还能捎你们一程。”
先前她设局,想要趁着两军交战,董卓封锁洛阳,荀爽与荀彧消息不互通之时两头骗,先把荀彧挖过来。
奈何心理压力没给够,荀彧也太谨慎,一计不成,再往后,荀爽与荀彧见面,互通消息,就更不了了之。
又把荀彧与袁绍大军分开,派郭嘉诱惑,奈何荀彧心如顽石,不好动摇。
荀彧浅笑,拱手:“彧亦精通君子六艺,一路再小心避开贼匪,应当能平安带着叔父返回族中。”
他又从袖袋从拿出一封荐书,“下官还欲厚着脸皮向州牧举荐族中后辈荀攸荀公达,望其能在使君麾下出仕。”
这也是荀彧和荀爽商量之后的结果,荀氏族内年轻一代有三人崭露头角,荀彧、荀攸、荀谌。其中荀彧与荀谌皆在袁绍麾下效力,唯有荀攸还未出仕。
荀爽与荀彧一致认为,可以在陈昭身上投下一注这是当时世家大族的惯常做法,习惯于多方下注。毕竟,如今乱世初起,诸侯割据,局势未明,谁也无法断定哪个势力最终能笑到最后。
陈昭接过荐书,赞叹:“昭早闻公达之才,公达平和沉稳,德才兼备,昭得公达,如虎添翼。”
“只是,”陈昭热切盯着荀彧,“文若乃公达之叔,贤德当更胜公达。”
荀彧八风不动,唇角微弯:“多谢使君盛赞,彧愧不敢当。”
他虽觉得袁绍并非贤主,有跳槽打算,可并不打算和侄子同入职一处。
郭嘉和贾诩过来议事时,正看到陈昭攥着一张帛书惆怅,郭嘉不由出声询问,打算为主公分忧:“主公为何事烦忧?”
“文若去矣。”陈昭毫不掩饰自己的失落之情。
郭嘉眼皮一跳,没个正形坐下:“嘉前日去拜访文若,还听到文若要将荀公达举荐给主公。”
“既见文若,旁人如何能入我眼中。”陈昭叹息。
“主公没要荀公达?”郭嘉闻言,还以为陈昭拒绝了荀彧举荐的荀攸,心中边纳闷主公为何一反常态,边准备出言规劝主公。
荀攸名声虽不如荀彧,动作也比旁人慢半拍,可乃外愚内智,是实打实的顶尖谋士。
“自然要了。”陈昭莫名其妙看了郭嘉一眼,“送上门的人才岂能不要。”
郭嘉嘴角狠狠一抽。
得了荀公达,还惦记荀文若,自家主公原来是欲壑难填他居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已得荀公达,主公便无需惦记荀文若了。颍川荀氏这般大的士族,不会将身家全压在主公身上。”
郭嘉开解陈昭:“待到主公打败袁本初之后,自可俘虏荀文若,将其劝降。”
说着,郭嘉还有些酸涩,想到自己被主公几句话就带到了青州,荀彧却得主公三番两次用计,语气不乏拈酸吃醋道:“莫非在主公心中,嘉之才比不上荀文若?”
他还抬起胳膊戳了贾诩一下,想要鼓动贾诩:“文和,在主公心中,你之才亦比不过荀文若。”
奈何贾诩不愿意掺和他,往后缩缩,只当什么都没听到。
没拉到同盟的郭嘉哼哼唧唧:“嘉还要写信给文姬,告诉她主公的‘吾之萧何’换了人。”
陈昭举手讨饶:“奉孝天下无双,文若岂能”
“岂能如何?”郭嘉眯眼,紧盯着陈昭。
陈昭顿了顿,忍辱负重:“我看上了文若美色,欲强抢之。”
此言一出,郭嘉再问不下去了,他自诩才华不输荀彧,可论脸勉为其难差一点。更别提荀彧还喜欢熏香,自带奇香。
“主公戏言否?”郭嘉余光瞧见陈昭神色,不像是说笑,也渐渐熄了玩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