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蒙面的后辈啊。”陈昭把名册放下,“正好还能给祢衡做个伴。”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贾诩的兴趣,贾诩放下毛笔,好奇抬头:“袁绍之心胸连直言劝谏都忍不了,居然能容忍下祢衡那张嘴吗?”
祢衡可是连贾诩这等重视养生、平日从不生气之人都想过要不要偷偷下毒将其毒死的人。
“陈琳,那篇《为袁绍檄青州》就是此人所著。估计也是那篇文章骂我实在难听,才被何赞当了邀功的功绩头个出卖了。”陈昭笑道。
她虱子多了不怕咬,早年文人骂她的文章能堆成小山,后来她声势起来天下间骂她的文章才渐渐少了。能攻击她的点就那么几个,无非就是女子、反贼,翻来覆去也没什么新意,陈琳才华再胜也写不出来莫须有的骂点。
陈昭点点桌上书册,沉思片刻,忽然抬手拿起书册,将名册悬于焰心之上,火舌顷刻舔上纸角,焦黑的边缘卷曲翻起,火星蜿蜒爬升,直至整册化作一片片飞灰。
灰烬如枯蝶纷飞,从她的指尖簌簌剥落。几片残页乘着穿堂风撞向半开的木窗,在夜色里浮沉一瞬,终是碎成齑粉,散入茫茫夜色。
陈昭命人把剩下的灰烬打扫干净,用沾湿的布帕擦干手上残余的灰烬。
“主公之意,是要既往不咎?”贾诩大胆猜测,诧异出声。
“袁绍已死,再追究这些人也没意思。真忠心耿耿,宁愿为袁绍赴死的那些人打包扔给袁术,剩下的人不动。过两个月我加开一场科举,能考过的人接着为官,考不过的人回家种地,我一视同仁。”陈昭没有仔细追究的意思。
陈昭还专门补充一句:“必须增加一科道德考试,如张抚何赞那等人老实回家当他们的富家翁就行,万万不能留在昭明军中。”
贾诩把这件事记了下来,上面还有一行“第一要事,寻找名厨”的记文,已经被写上了“完成”二字。
暮色四合,最后一抹余晖洒在连绵的军帐上。身着袁绍军服饰的士卒歪七扭八躺在随意搭建的营帐中酣睡。
袁营中军大帐内传来几声争吵。
“……不若暂且归降,以图后举。”
“主公已死,纵有大军,我等又该辅佐谁?”
“该先去回援邺城……”
许攸怒气冲冲出了大帐,几个亲随忙跟上。他脸色铁青,袁绍身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军之中,虽说许攸还不知道邺城沦陷的消息,可他觉得袁绍既然死了,那他们也根本不会是陈昭的对手。
不如投降或早投旁人。
可那个审配一根筋忠于袁绍,非要带着大军回邺城接着效忠公子。
“呸。”许攸晦气吐了口唾沫。
因为他说袁绍那三个儿子就没一个成器的玩意,说不准他们还没回到邺城,邺城就先被陈昭攻破了。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ī????μ?ω?é?n????????????????????则?为????寨?站?点
他们愿意给袁绍陪葬就去陪葬吧,自己大好性命,可不能死在冀州。
许攸早已有了主意,他与袁绍是旧相识,与曹操也是旧相识,他打算直接去投曹操。
不过也不能空手而去……
许攸收拾好包袱,找到与他平日交好的几个将领。
袁绍麾下大将死的死,被俘虏的俘,群龙无首,只剩下一群中不溜秋的中等将领跟随如今军中官职最高的郭图行军。
他们还不知道袁绍已死的消息,只以为袁绍是先走一步,回邺城了。为防止军心动摇,袁绍身死的消息被死死隐瞒,只有几个核心谋士知道。
“朱将军,你我一向交好,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攸可代为担保,曹将军求贤若渴……若留在冀州,定亡于陈昭之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