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豫不敢上进,那才是废物。

大不了当出头鸟引得各路诸侯讨伐嘛。可若真到了那时,曹操和公孙瓒已经没了,凭借荆州刘表和益州刘备,哼哼,他俩不动手,自己也要打过去。

“你也别闲着,我欲再建业设一造船厂,此事便交给你。”陈昭不客气吩咐。

陈群从日南带回来了新船只粘合技术,正好可以应用在新船上。

陈群利落应下了这桩事务,心中非但没有觉得从零做起困难,反而升起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激。

比起瘴气弥漫的交州,建业简直是天上人间。

“还有一事。”陈昭漫不经心玩弄掌心玉玺,“昭明船厂拟行股筹制,官占七成,余下三成分作三百股,每股作价百金,许民间认购。日后盈利,按股分红。”

陈群一愣,第一反应是陈昭没钱了。毕竟一般合伙做生意无非就两种可能,一是没钱了,二是图谋对方的门路。

旋即暗自失笑。陈昭为一方霸主,再穷也不至于连开个造船厂的钱也拿不出来。至于关系门路,数十万大军剑锋所指,天底下哪有打不通的关系?

“主公之意是?”陈群思忖许久,还是询问出声。

“颍川陈氏认购三十股。”陈昭看向陈群,语气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陈群一惊,三十股就是三千金。颍川陈氏虽门第清贵,祖上两代大儒积攒下的尽是些孤本典籍,田产不过中人之资。

虽也不至于拿不出三千金……可大部分家财都是孤本书画和田地,少不了要变卖些家产。

“遵主公之命。”陈群喉结滚动,声音却稳如磐石。既已将全族性命押在陈昭麾下,莫说三千金,便是要剜心剔骨,陈氏上下又何曾皱过眉头?

三年前接到前往交趾寻粮的调令时,他连棺木都备好了。

望着陈群缓步离开的背影,陈昭托着腮,一动不动。

陈氏不投,其他士族富户怎么敢投呢?不制造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又怎么能顺利发展起工业呢?

发展工业,只依靠她一人之力可不行,就算有朝一日她成了皇帝也不行。

陈昭抽出一张白纸,狼毫在宣纸上勾画如飞。

东汉的人口巅峰是汉和帝时期,有人口四千九百余万人,随后连年天灾人祸,人口也迅速下滑,时至今日,或许不足三千五百万。

如今理论上能达到的人口巅峰应当对照北宋,北宋时期得益于占城稻推广,人口到达了一亿两千万;明朝又引进了番薯,加上一条鞭法实施,人口到达一亿五千万。

再过几年,昭明稻逐渐推广开,加上这些年已经陆续推广开了的先进农具和“粪丹”化肥,吃饱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只是理论上——

有权有势的人不会停止兼并田地。这甚至和品德关系不大,人的天性就是占有更多的财富。

“堵不如疏啊。”陈昭搁下墨笔,起身走到窗前,眺望院中那正和婢女嬉戏的长鼻子“白泽”。

她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引导世家富户把原本用于买田地的钱换成投资手工业。

她今日所为便是对的吗,能解决土地兼并吗?陈昭也不知道。

“与其忧心百年后的事……还是想法子欺负一下阿瞒吧。”陈昭轻啧一声。

想那么长远干什么,多情善感难道就能拯救天下苍生吗?

看到院子里长鼻子的“白泽”,陈昭又想起来了曹冲称象,顺带着想起来了曹操。

总之,都怪曹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