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得近的,啤酒厂和食品厂已经招过工了,机械厂倒是缺人,但他们要的是电工,得考过资格证书的那种。
——而且,厂子招工的公告一般只会对外贴几个小时,提前没得到消息的话,很容易就会错过机会,你急着找工作的话,我让我妈多打听打听,有消息了我跟你说。
刘东并不担心招工考试的事儿,梁万的学习成绩向来不错,他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只是,按照往年惯例,纺织厂会在过完年、开春那段时间招工,而那个时候,知青办的下乡通知都该送到各家去了……
俩人当了两年同桌,感情自是不必多说,对于梁万急着找工作的事儿,刘东也很是上心,连着几天,不是去他舅家姨家打听,就是放学以后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到处窜、想看看离得远的厂子最近有没有贴招工公告。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第3章
◎结婚?◎
非本厂职工子弟,想通过招工进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厂里还有那么多职工子弟的工作等着解决呢,哪儿能轮得到外人?
就算迫于一些压力,必须得把招工的消息贴出来,往往都用不了半个小时,那张纸就会被撕下来。
显然,梁万和刘东两个人还是想得简单了点儿。
“唉!”刘东重重地叹了口气,忙了这几天,连临时工的消息都没打听到,他不垂头丧气才怪呢!
他倒是不用担心下乡的事,家里早就找了人,等他拿到高中毕业证,就会被塞到食品厂当临时工。
虽说临时工比不得正式工的待遇,万一食品厂不缺人了,又得面临着下乡的难题,可刘家人觉得,能拖一阵儿是一阵儿嘛,万一过阵子,就碰巧买到个适合刘东的正式工作呢?
刘东原先也是这么想的,直到这次帮着梁万打听招工的消息,他这才意识到,他们家好像对当前形势的估计,有些乐观了!
这口气,是替梁万叹的,又何尝不是替他自己叹的呢?
“算了,实在不行,我就去下乡,听说,农村分粮食,是按人六劳四来分的,就算没干过农活儿,应该也不至于被饿死!”
梁万一穷二白,也没想过先找个临时工干着,且不说临时工也要花钱找门路,就说挣的那点儿钱,扣掉花用,他得攒多长时间、才够买一份儿工作、不用下乡啊?
不过,完全按着原主的命运线走、等着杨翠华年后给他报名下乡,那就太被动了,要不,他拿到毕业证以后、偷一回户口本?
这年头儿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票,但没钱同样是寸步难行。
原主想用这次下乡还了亲妈后爸的养育之恩,那是他的事,梁万可不接受PUA,就算下乡,也得带些钱。
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杨翠华习惯把钱藏在什么地方,梁万心里门儿清,原主亲爸的抚恤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