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韩老爷子当即就戴上了新帽子,同时,心里也在想着,过两天出去钓鱼的时候,可不能忘记戴着。

人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比家境,中年的时候比工作、比对象,到了老年,能用来做比较的,可不就只剩下儿孙了吗?

韩菁不是那种心细如发的姑娘,反倒是梁万,由于在现代的生活经历,时而会有些贴心之举、令人惊讶。

昨个儿,余秀芳刚顺嘴说了句,又想吃春饼了,今天,梁万休息,直接就给安排上了。

吃春饼,是立春时节的饮食风俗之一,多是东北、华北地区的人遵从这一习俗,在安城倒是不多见。

余秀芳的爷爷奶奶就是从东北逃过来的,受长辈们的影响,她嫁进韩家这么多年,几乎每年立春前后的时候都要做一回春饼的。

当然,比起薄可透光的春饼,韩家人更愿意把余秀芳做出来的东西,称为加大版的饺子皮儿,没办法,以她和面的功力,再擀薄一点儿,这“春饼”就要破了。

也正是因为前些天尝过了奶奶的手艺,今天,梁万才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也不大擅长做面食,最后,只好仿照着简易版烤鸭卷饼的做法、先擀饺子皮、在饺子皮上刷一层油、摞在一起擀开、而后上锅蒸熟即可。

虽说做法偷懒了点儿,但做出来的成品却是相当不错,至少,围观了半天的韩老爷子总算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

梁万做了道凉拌菠菜,用豆芽、韭黄、粉条这些,炒了道合菜,最后,又出去买了一只片好的烧鸡回来,为此,还多掏了三毛钱的“加工处理费”。

鸡肉蘸着鲜甜的酱料、配着葱丝和黄瓜丝,用薄薄的春饼裹上,咬一口下去,各种滋味、尽在口中。

饭桌下,韩菁朝着梁万竖起了大拇指,她觉得,梁万也就是吃了没能从小学艺的亏,要不然,以他的天赋,去国营饭店当个大师傅,也是绝对没问题的。

“媳妇儿,明天我打算去趟郊外,看能不能摘点儿野菜回来,要是找着荠菜了,咱们明天吃荠菜鸡蛋馅儿饺子,你觉得怎么样?”

梁万自认为不是个勤劳的人,单位给放了两天假,如果是上辈子,他绝对可以整整两天、闭门不出的。

可谁让六十年代没有手机玩呢?梁万再能睡,也不可能把两天的时间都用来睡觉,那就只能想法儿给自己找点儿乐子了!

摘野菜,是梁万灵机一动的想法,六十年代的野菜,应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吧!

韩菁迟疑了下,问道:“你认得荠菜长什么样儿吗?”

“……”梁万沉默,原主的记忆里好像也没有这部分内容,那怎么办?他又不能掏出手机来“百度一下”。

余秀芳听着俩孩子的对话,心里乐了会儿,这才解围道:

“这好办,明天我和小万一块儿去!我也有好长时间没去过郊外了,正好多走走、可以舒活舒活筋骨!”

六十年代的郊外,其实和农村并无区别,对此,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梁万深有感触。

余秀芳坐在自行车后座,头上戴着草帽,如果抛开自行车这么个大件儿不谈,其实,他们祖孙俩还真像是就生活在郊外这一片儿的农民了。

出城后的路并不好走,好在,他们祖孙俩没打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