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能引来孙大娘等人的几句打趣。

就这样,在全家的期待下,离韩菁的预产期越来越近。

这年头儿,人们轻易是不愿意去医院的,一来是舍不得花钱,二来嘛,也是觉得晦气,本来没病没灾的,去一趟医院,反倒被传染上了,这该找谁说理去?

当然,韩家人不同,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对梁万的提议纷纷表示了赞同。

“确实该这样,万一菁菁突然在单位或者在家里发动了,一时半会儿的,大家都手忙脚乱,反倒误事,还不如早早住进医院里,咱们有个什么不懂的,也能及时问人家大夫。”

余秀芳和向英当年生孩子的时候,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比不上现在。

但她们俩都不是那种“自己淋过雨,所以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破”的人,更何况,这可是她们的亲孙女/亲闺女,婆媳俩就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了。

韩学礼找人打了声招呼,提前半个月,韩菁跟单位请好了假,住进了人民医院妇产科的病房。

虽说相比较整个安城的人口基数而言,舍得花钱住院的人并不多,但是,生孩子这事儿可不一样。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即使再刻薄的婆婆,也不可能为了逼走儿媳妇、就不顾自家大孙子能不能平安出生的事儿了。

因此,和其他科室的景象截然不同,妇产科的病房距离“人满为患”也只差那么一线之隔了。

尽管韩学礼找的是熟人,但他也不能让人家太难做,单独给韩菁安排一个病房,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好在,韩家人的要求也没那么高,跟人挤一间也行,只希望另外三家人不要太难相处就好。

打从韩菁住进病房起,韩家人就是轮流来陪护的,生怕她万一要生孩子了、身边连一个家人都不在、大夫护士想找人签字都找不着。

其中,出了大力的自然是余秀芳同志,毕竟,韩菁现在去厕所的时候,身边都得有人跟着,相比之下,当然是奶奶更合适了。

另一个陪护的主力就是梁万了,虽说他有工作,但档案室的工作足够清闲啊!

许婶儿和蓉婶儿她们就不说了,能让梁万早走一会儿,就尽量让他早走了。

孟股长孟大川同样是个有心人,知道梁万媳妇儿快生了,早早就跟他说过:

“这阵子,你家里的事儿要是忙不开,直接走就是了,也不用特意去人事股提交请假条,到时候还得层层审批、反而让事情变麻烦了。”

“反正,谁都保证不了,自家永远都不会有什么急事儿,放心走就行,没人会挑刺儿的。”

“再说,等逢年过节、大家都放假、需要有人值班的时候,我给你排两天,让大家心里平衡一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工人们嫌请假要扣工资、心里不乐意,说实话,人事股也不想每个月汇总那么多假条、再核算出勤天数、提交到财务股啊!

反正,略过请假这一环节、直接让梁万走人,最多也就能给梁万多发不到十块钱工资。

但是,孟大川心里门儿清,打从梁万来了玻璃厂,虽说食品厂给的生产任务量多了、挣的钱也没落到工人们的口袋里,但是,食品厂愿意拿出来跟他们交换的福利份额可是变多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