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俩的想法,的确开拓了他的思路!

好像,确实可以挖掘一下那几个知青的潜力啊!至于说买东西,嗯,格局好像小了点儿!回头再跟大队长说说吧,看看大家凑到一块儿、能不能想到什么别的主意来!

“我觉得,这事儿还是得想办法,怎么能让双方都得到好处!要不然,只是咱们一个劲儿地托人家帮着买东西,就算人家因为孩子在咱们这儿下乡、答应了,可一而再再而三的,人的耐心就会被慢慢消磨掉的!”

梁万切入正题道:“我的意思是,这些知青来插队下乡,他们家里至少是有一个工人的,家里人在什么厂上班?”

“如果是火柴厂,能不能分一些糊火柴盒的活儿给社员们?”

“如果是机械厂,厂里那么多的人,食堂每天都要供应那么多人的饭菜,偶尔小食堂还得做招待餐,免不了会有个供应不足的时候。”

“那像是社员们在自留地里种的蔬菜、冬天进山打猎弄到的野味儿,能不能托人帮忙在中间说和、从咱们大队收购呢?这样,对社员们来说,不也是多了条来钱的路子吗?”

“当然,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咱们大队想让社员们的日子都变得越来越好,那肯定是要找到一条长久的生财之道!”

“知青,全称叫做知识青年,他们或许不擅长干农活儿,力气也不够大,有的人还因为家里从小娇惯着、脾气也不好,但有一点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知青的平均文化水平,肯定是在咱们社员之上的!”

“所以,我说的互惠互利,就是用知青们脑子里的知识,来帮助咱们凤阳沟大队发展起来!他们有文化,社员们有干劲儿,搭配起来干活,不就是正正好的吗?”

“有的知青自个儿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可是,他们家里人有本事,那也能行得通啊!”

“想必,知青们的家里人也希望他们在农村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吧,要是帮着咱们大队建个厂什么的,知青们可以在厂里上班,这样一来,跟城里的工人,又有什么区别?”

梁万这也是灵机一动之下的想法,事实上,想在农村建厂,哪怕是只有三五个人、名为“厂”、实为小作坊,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74章

◎更新◎

刘大伯明白梁万的意思了,不得不承认,之前,好像的确是他们把路子走歪了!

农村缺什么,都不会缺种地的庄稼汉,既然这样,国家让知青插队下乡,目的显然就不可能是让他们来种地的了!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几个知青只是打头阵的,七月份儿肯定还会有知青再来。

这么些个人里面,哪怕是淘到一个宝呢,也足够他们凤阳沟大队的社员们受益不少了!

这样想着,刘大伯的思路越发清晰,送走梁万和侄子刘东后,转身就去找大队长说道说道了。

先前梁万要找人给家里盘火炕的时候,就是刘大伯带着自家儿子刘虎和大队长家的小儿子刘强一块儿去的。

要不是因为关系好,这样能挣钱又能学手艺的好事儿,刘大伯怎么可能带上刘强?

只是,两家关系向来不错,可今个儿,大队长却觉得,他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堂弟!

“有道理!这样,明天我先去趟公社,找知青办看下那几个知青的档案,想想这事儿具体该是怎么个章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