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小满该吃饭了,我去给她冲奶粉。”
没错,抬手腕看一下时间,韩菁很快就领会到了她闺女那些小动作的真正意思。
说起来,韩菁出月子以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韩家人就开始给孩子一直喝奶粉了。
仔细算起来,也只喝了不到俩月,一家子都是能挣钱的人,养一个小娃娃,完全是轻轻松松。
但也不可否认,给孩子喝奶粉,的确太费钱了。
他们家的条件能撑得住,可要是那些条件不如他们家、又没办法给孩子喂母乳的呢?
想到这儿,韩菁往奶瓶里舀奶粉的动作,突然顿住了。
不过,天大地大,还是闺女吃饭最大,她很快就冲好了奶粉,把奶瓶递给向英后,才迫不及待地跟梁万分享了下她刚刚萌生出的想法:
“你刚刚不是说,凤阳沟大队成立了养殖合作社,眼下在养奶牛嘛?他们应该就是想靠着养奶牛、卖牛奶、卖小牛犊来挣钱,顶多就是在养殖合作社里再多养一点儿鸡,让家家户户尽可能实现鸡蛋自由。”
“凤阳沟大队养的牛犊,肯定是要往周边公社、附近其他大队卖的,可是,那些大队养了奶牛,肯定也希望,能把牛犊卖出去挣钱。”
“这样一来,养牛的人越来越多,买牛犊的人却越来越少,最后,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直到彻底走不下去。”
“我刚刚想到,奶牛产的鲜牛奶,保质期短,价格高,运输不便,市场也有限,但如果把鲜牛奶再加工、做成奶粉呢?”
“这样,咱们安城有了自个儿的奶粉厂,奶粉的价格会稍微下滑不说,最关键的是,就没有那么难买了啊!到时候,咱们闺女也就不愁哪个月买不到奶粉票、断粮了!”
在安城,奶粉之所以贵,一是因为安城并没有奶粉厂,只能从外地运输过来,中间层层加价,成本一高,售价自然低不到哪里去。
二来,是因为奶粉票的供应不足,除了孕妇,只有退休干部,每个月会发两张奶粉票,作为营养品。
可说到底,票不够,还不是因为供应量少吗?
如果安城有了自个儿的奶粉厂,最先满足的,肯定是本地居民的需求,这样一来,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上头哪里还需要再刻意控制着奶粉票的发放?
梁万从来都不会小瞧他媳妇儿的能耐,毕竟,六十年代的大学生诶,含金量那可是相当高的。
所以,他耐心地听到了最后,紧接着,就听见他媳妇儿毫不掩饰、暴露了自个儿的真实目的,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合着,你想这么多,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咱们家闺女能够实现奶粉自由啊?”
这倒是跟为了一口醋、包了顿饺子,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了。
“倒也不能这么说吧!”韩菁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这算是我的私心,但是,把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的话,这个得排到最后了。”
“我觉得,凤阳沟大队适合往奶粉厂这个方向发展,一是想降低他们到时候找牛犊、找牛奶销路的难度,二呢,是希望他们这条路能够尽可能地多走两年,最起码,也得让每家每户都挣到一些钱再说。”
“再者,等到附近公社养奶牛的人越来越多,奶粉厂不愁原料供应,规模不也能得到扩大吗?说不定,将来有一天,能发展到像食品厂这样的规模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