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尽管报名的人很多,但说实话,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就是抱着“试一试、万一考上了”的心态来的,他们答的试卷,要么是没写满,要么是有一部分胡编乱造的内容。

总之,掺杂了这些因素,多少影响到了批改一份卷子所需要的时间,等到招工考试的成绩出来,那都已经是四天后的事情了。

韩学礼提前跟红旗公社的高书记打好了招呼。

虽然高书记觉得他要摆出这样的阵仗、有点夸张。

但是,碍于先前韩学礼提醒他不说、还帮着把为五保户家庭提供工作岗位的事儿办下来了,高书记嘴上不说,心底里却是拿韩学礼当半个恩人来对待的。

既是这样,那当然就是“恩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再说,这回奶粉厂给五保户家庭提供的岗位也就那么几个,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况且,眼光得放长远,只要发展得好,还怕奶粉厂不会再次招工吗?

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人交情,高书记都没理由把韩学礼的话当成耳旁风。

于是,到了奶粉厂对外公布通过人员名单的这一天,红旗公社派出所只留了值守的人,剩下的公安同志,则是齐齐出动了!

“嗯?出什么事儿了?为什么公安同志都来了?”

“是有人受伤还是怎么着?或者,是奶粉厂出事儿了?”

后面这一猜测,让附近听到这句话的人心里都不由得一紧,如果是奶粉厂出事儿了,那今天还能照常公布招工考试成绩吗?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家庭的托举,对于下乡知青来说,这一点就体现得越发淋漓尽致!

插队下乡,想也知道,对于从来没有下地干过农活儿的人来说,会有多么难以适应!

一个兄弟姊妹多的家庭里,当父母的,总有偏心的孩子,那么,没那么疼爱、又刚好处在下乡年龄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被推了出来。

换句话来说,除去一小部分下乡半年后还能收到来自家里的包裹的知青,绝大多数知青,其实都是已经被家里放弃了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次不限制户籍的招工,对于很多知青来说,机会,很难再有下次,所以,他们才更要拼命抓住。

从考完试到出成绩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借住在红旗公社社员家里,借住在别人家,总归没那么方便,而且,吃喝的钱是不能少给人家的。

这对他们本就不丰裕的家底儿来说,无疑是顶着莫大压力的。

如果这次不行,就算下次奶粉厂招工依然不限制户籍,可是,他们的心气儿还在不在,尚且是个不确定的事情,而且,他们或许也出不起再来一次的路费了!

毫无疑问,发现有公安同志到来、很有可能是奶粉厂出事儿了的那一瞬间,这些个正在眼巴巴等待着考试成绩公布的人,甚至比奶粉厂的人还要关心这家厂子的命运呢!

好在,骚乱只有短暂的一阵儿,很快,这件事就被澄清了!

哦,原来公安同志过来,是为了维持秩序啊!

没错,让派出所的人过来维持秩序,就是韩学礼的想法!

一来,当天来看考试成绩的人肯定有很多,有派出所的同志帮着维持秩序,也能减轻食品厂保卫科人员的工作压力,不至于因为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反倒让好好的一桩喜事蒙上了阴影。

二来,不愿意把人心往坏处想是一回事,有没有做好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