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要找,但向英也没落下红薯粉条,送房存玲出门的时候,硬是给人塞到手里,然后眼疾手快地把门关上了。
弄得房存玲哭笑不得,心里感慨韩家人做事讲究,也只好提着这一小捆粉条往家里走。
家有考生的那些父母怎么找街道办的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韩家人并没有再过多关注后续。
毕竟,高考的这场风,已经不会顺带着刮到韩菁了,谁让她又要去邻省出差了呢?
这一回,是因为邻省农业研究所最近才拿出来的西瓜栽培技术,但这一技术目前还不成熟,需要在不同土质的土壤上做试验、收集有效数据、再做反思总结才行。
根据农业研究所那边发过来的试验地选择要求,安城自然也是符合的。
但是,这个年代,农作物的产量有限,除了必须种粮食和蔬菜,剩下的农作物种植选择,蔬菜公司都必须仔细斟酌才行。
毕竟,在各个公社、大队种植西瓜,产量甚至都很难满足整个安城居民的需求。
但是,如果由蔬菜公司来组织、大规模种植西瓜,那肯定会牵涉到和商业局、市运输队、乃至隔壁省市相关部门的合作,由不得常经理轻率做出决定。
虽然他距离退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呢,但他可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如果决定出错,对他个人来说,会影响前途,而对单位、社员来说,则会是人力、物力、财力的一次巨大浪费。
所以,这一回,常经理决定亲自出马,并在点兵点将过后,选择了韩菁陪同。
当然,为了这么重要的事情而出差,怎么可能就只有他们俩人呢?
除了其他几个部门的人,常经理还特意添上了两个女同志的名字,好跟韩菁做个伴儿。
一走就是三个月,等韩菁再回到安城的时候,全国各地的高考都已经结束了,就连录取通知书,第一波儿的都已经送到了。
巷子里的人家,有兴高采烈、打算大办一场、给孩子庆祝的,也有全家人都垂头丧气、听不得跟高考有关的半个字儿的,而更多的,则是为了新年、已经在风风火火、囤着各种年货的人家。
毫无疑问,韩家就属于最后一种!
梁万去食品厂附小接闺女回家的路上,小满眼尖,看到有人手里提着两条冻带鱼,立刻就激动地拍了拍她爸的后背。
“爸,你看,供销社好像来带鱼了!咱们这会儿就去买了吧?省得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她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平时经常以“大孩子”的身份自居,就连“爸爸妈妈”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改了,只有偶尔跟父母撒娇的时候、才会搬出来用一用。
当然,成长是一回事儿,在梁万看来,本质上,他闺女的性格没变,依然是那个“小馋猫”。
一下子刹住车,这父女俩也是一个比一个不见外,等人家走近了就问:
“同志,方便问下不,你这带鱼是在哪个副食品商店买的啊?这会儿还有没?多少钱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