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慢慢地挪坐到太皇太后身边。太皇太后手臂搂着孙女,心中暗暗叹息,想孙女从前骄傲活泼得像只小孔雀,如今却像只被吓破胆的小雀儿,在皇帝面前,更是畏畏缩缩地像只鹌鹑。

都怪霍氏那蠢毒妇人,贪心不足,作恶多端,到头来连累了亲生的儿女。在太皇太后心里,霍氏恶贯满盈,恶有恶报,但霍氏的儿女、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是好的,只是从前被生母带偏了。

历来谋逆大罪都要斩草除根,太皇太后也知皇帝已为她这老婆子开恩了许多,不会再为齐王向皇帝求什么,只是长乐早就到了该婚配的年纪,给长乐选夫的事已拖了几年,不能再拖下去了。

生父母都已不在世,霍家已被皇帝连根拔起,同胞哥哥也被终身圈禁,长乐现在能依靠的亲人,只有她这个祖母。太皇太后担心哪天她不在了,长乐会孤苦无依,想为孙女找个可依靠终身的夫家,会呵护疼惜妻子的丈夫。

这几年,太皇太后本来都将目光放在公侯之家,想从中挑个好子弟,给长乐做丈夫。然而那些公侯之家一个比一个势利,知道长乐虽还有个县主的名头,但其实是罪身,担心哪天皇帝翻旧账问罪长乐时,会连带着收拾长乐的夫家,都不敢娶长乐。每回太皇太后刚听说哪家未婚的公子人不错,还在派人打听呢,那家就急忙迎娶新妇了,生怕被太皇太后看中。

就这样拖了几年,都将长乐拖成老姑娘了。太皇太后也断了想给长乐找个公侯夫君的心,将目光放在了今年的春闱上,对皇帝道:“长乐年纪大了,婚事不能再拖了,哀家想从今年春闱的才子俊杰里,给长乐选个有品有貌有才的好夫君,皇帝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知道皇帝出于政治考量,是不愿见长乐和勋贵豪门子弟成亲的,那,长乐不找公侯夫君,下嫁平民出身的才子大臣,皇帝总不能还拦着吧。

皇帝虽因太皇太后的缘故对齐王和长乐开恩,但从未掉以轻心。天寿山皇陵那边,日夜有士兵看守,长乐身边,也有皇帝安排的眼线,如这两人有何异动,皇帝会立刻斩草除根。

这几年是风平浪静,长乐看着也老实安分。因长乐和她那同胞哥哥,从小没把他当兄长敬重过,皇帝对他们也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出于政治考量,为防长乐将来有任何兴风生乱的可能,皇帝是不允许长乐与任何勋贵豪门有勾连的,他虽没明说过这句“不允许”,但公侯勋贵都很知趣,这几年皆对长乐的婚事避之不及。

这会儿,皇帝听太皇太后这样说,就笑着道:“这样也好,长乐从前脾气烈,若和那些同样骄纵的公侯子弟成亲,恐怕婚后谁也不服谁,要常常吵嘴,闹得家宅不宁,不如找个身份稍低些的丈夫,那人得到尚县主的殊荣,婚后定事事让着长乐,将长乐捧在手心爱护。”

太皇太后听得动心,就打算在这届春闱上给长乐挑个好夫君,太皇太后对皇帝嘱咐道:“多选些年轻俊杰,那些一把年纪或长得丑陋的,名次都往后排排,有才有貌又未婚的,名次放在最前。”

皇帝笑道:“这不太好办,朕已让谢疏临当了本届春闱的主考官,皇祖母您也知道谢疏临这个人,办事大公无私,他定会按考卷选录考生,不会按年纪容貌的。”

一直沉默的长乐县主,在听到“谢疏临”的名字时,眸光悄然微动了动,但因她将头垂得低低的,皇帝与太皇太后都未注意到。

太皇太后只是为皇帝的话不满时,皇帝又已说道:“不过殿试是由朕做主的,待殿试那日,皇祖母可坐在殿内垂帘后,亲自选看,到时皇祖母看中了谁,朕就将谁列为一甲,给长乐赐婚。”

皇室姻亲在朝廷里另有一条仕途晋升之路,到时再有她这太皇太后帮扶,长乐丈夫的官阶低不了,长乐不会受委屈的。太皇太后想得渐渐放心,就静等着春闱之后的殿试到来。

w?a?n?g?址?发?布?Y?e?ⅰ????ü?ω???n????????????????????

春闱将至,各地举子都已齐赴京城,京城人流比平时更多,春日的暖阳下,道路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