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潘家而言,崔氏像是一尊名贵的瓷器,受呵护,却无人在意她的想法。
潘妤是崔氏第四个孩子,但她的大兄和大姊却都已经逝去,唯有一个二姊被家族嫁去淮南王府顶替已故大姊淮南王妃的位置。
大女儿在夫家难产去世后,同年就让二女儿顶替她嫁给了姐夫,生怕王妃之位旁落,足见在这样的家族眼中,女子的幸福与性命都比不上家族利益。
大姊去世,二姊给姐夫续弦,三女潘妤成了潘家大房仅剩的未嫁嫡女,所以入宫为后的资格才落在她的身上。
潘家女入宫为后,此事早在大楚境内传开,江淮四门、东辽八家皆派人赶往盛京赴宴恭贺。
出嫁当日,禁军开道,三十里红妆,五十里扈从,排场盛大,迎亲队伍在万众瞩目中从潘氏汝阳祖宅出发,全程约两三日方可抵京。
经过一夜,潘妤差不多适应了身份,从家中出来,坐上迎接皇后的金车玉辇后,便在车内自行换下繁琐坠重的婚服,裹着这副身体平时穿惯的居家衣饰,背靠大迎枕,歪在软塌上,手中把玩着一只竹制针灸盒子若有所思。
不是装深沉,是真的在想事。
这针灸盒子里面有十八根银针,看着很普通,但却散落在潘妤的床铺上,她吞金昏迷后,被眼尖婢女发现,一根根找全,收拢入盒,放在潘妤枕边。
原主就是用这里面的针扎自己心脏穴位自尽的,这么隐秘果决的死法,总不能是她一个大家闺秀关上房门自己琢磨出来的吧?
谁教她的?
对了,是个穿着黑色斗篷故作神秘的男人,在一个阴雨天的道观里给她的。
那个男人没说自己的姓名,但原主却知道他就是国师霁尘。
通过原主的记忆,潘妤稍微总结了一下:
给原主银针,忽悠原主自杀的国师霁尘是个出身成谜,看起来云山雾罩,说话神神叨叨,不知道有没有真才实学但却备受皇恩的……江湖骗子。
第2章 啧,职场果然险恶啊。……
潘妤在脑中狠狠的唾弃那个骗人自杀的垃圾,金车玉辇外传来兰乔嬷嬷的声音:
“女郎,洛水行宫已至,宋宫令前来恭迎女郎下榻,不知女郎可有别的吩咐?”
潘妤看了一眼与她同乘的崔琳、崔琅两姐妹,这两人是崔氏从崔家亲自挑选的家生婢女,负责贴身伺候潘妤起居。
除了她们,还有两名武婢,名唤笙歌和破月,跟随在后面队伍中。
原本潘妤的陪嫁不是她们,而是潘家另外挑选的四名美婢。
为了让潘妤带美婢入宫,甚至不惜把从小伺候潘妤的婢女都找理由发卖掉了。
不过四名美婢最终也没能随潘妤入宫,被难得强势的崔氏给拒绝了,崔氏坚持用自己从崔家选的婢女当女儿陪嫁。
崔琳崔琅收到指示,将靠近潘妤那一侧的车帘掀开,让车外请安之人能清楚的看到车内情形。
宋宫令看到车内潘妤安然无恙,不动声色行礼见安,将兰乔嬷嬷先前的问话又问了一遍,潘妤微笑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特殊吩咐。
不怪宋宫令一日请几回安,潘家女郎出嫁前一心求死,若在路上出事,他们这些迎亲的难辞其咎。
猜到宋宫令心思的潘妤,路上十分配合。
宋宫令是大楚虞太后的亲信,才得以被派来迎亲,潘妤入宫后少不得跟她打交道,结个善缘也好。
她主子虞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