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吗,再给你喂点奶吧。”杜京墨走进去摸了摸圆栗的脑袋。
一边安抚着一边问道。
应该是又饿了,上一次喂的比较少。
“嗯……”圆栗拱进杜京墨怀里,有气无力的嗯了一声。
“乖乖……”听着圆栗的这个嗓音,杜京墨就心疼,一时间安抚着。
到底啥时候能好啊。
“等我回来,我去给你冲瓶奶过来。”杜京墨摸完圆栗,就轻轻起身了。
多次少量喂奶有用,该喂第二次了。
圆栗只好目送着她走出去,抱住自己坐好。
安静的等着她回来,一边鼻子里流出清水状、长长的液体。
杜京墨拿着奶瓶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眼前一黑,又多了一个症状。
一时间,只好去喊秦初夏。
秦初夏消完毒后过来紧急处理一下,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圆栗的鼻腔。
清洁完之后,计时观测了一下圆栗的呼吸频率。
“每分钟呼吸55次,轻度呼吸急促了。”秦初夏看向杜京墨,告诉她这个指征。
杜京墨听着,心情就落着。
“无防,等专家们联合会诊后,一定比现在治疗效果好。”一时间,秦初夏鼓舞着杜京墨的情绪。
“希望啊,你快去忙,这里有我,我现在给圆栗喂奶。”杜京墨点点头,催促秦初夏去忙,她是兽医,快去和大家一起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啊!
秦初夏点点头,拿走没用完的生理盐水,离开了圆栗的圈舍。
徒留杜京墨抱着圆栗喂奶。
圆栗尽管身上难受,但喝的积极。
看着圆栗这等坚强模样,杜京墨心情一点点的变好,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
圆栗这么坚强,身体素质这么好。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要么就是后天,体温就会恢复正常的!
等体温恢复正常,慢慢的控制病毒复制,就一定会好的,一定的!
杜京墨表面上安静给圆栗喂奶,实际上心里面念念叨叨的,乞求神佛。
另一边,各研究基地的专家到齐,基地下血本,请到的专家团队包括病毒学专家,药代动力学专家。
临床微生物学家,指导精准抗感染。
还有更专业的营养支持团队,多个学科协作!
根据圆栗的病情开始联合会诊。
不用直接接触圆栗,圆栗的数据就超级全面清晰。
都是最正确,测过好几遍的。
关于圆栗感染的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也陆陆续续有了些结果,那边在同时同步汇报。
每分每秒都是救治的绝佳时机,不能耽误。
专家们联合会诊了两个小时,最后制定出了新的一套救治方案。
基于圆栗个体的基因组测序调整药物代谢方案,精准到每个小时!
根据确定的病毒亚型,选择最匹配的单克隆株。
这种病毒载量动态监测、实时的药效评估和熊猫特异性治疗的方案,其中的成本是原先常规治疗的20倍。
基地主任批下这个费用的时候都肉疼,这几乎超过了他的最大单笔审批额,还需要上报背书。
花了这么多钱一定得治好啊!
两个小时后,杜京墨被请出了隔离室。
她这个饲养员临时培训形成的监护团队成员之一,暂时下岗。
更专业的团队接手圆栗。
杜京墨退出去时,其他两名专家进来,圆栗往前追了杜京墨两步,又怂怂的后退着。
“圆栗,圆栗,不用怕,没事的,听她们的话。”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