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寻祝无执,倒不是她真的怕他淋雨回家,是隔壁婶子成天劝她,说让她看好了夫君,省得被绮春坊的“狐媚子”勾了魂。
她含糊了几次,那婶子却格外热心肠,今夜还专门上门,好心告诉她,祝无执又去了烟花之地,教她如何“杀”过去立威。
怕被看出她和祝无执的夫妻身份是假,只好唤车夫驾了马车去绮春坊。
她不敢进去,怕误了他的事,只好在马车里等着,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天还下起了雨。
好在有伞,她便随便找了个借口。
春雨绵绵,花香夹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流转渗入窗棂门扉。
她轻轻叹了口气,翻了身正要睡觉,就听到身侧的青年开口了。
“为何来寻,发生了什么事?”
温幸妤到底是未出阁的姑娘,面皮薄,她觉得隔壁婶子的话…实在不好开口,于是小声道:“怕您淋雨受寒……”
身旁静了好一会,她不由紧张起来。
俄而,那人终于再次说话。
“日后不会去了。”
温幸妤怔住,随即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不去绮春坊了。
她不知回什么,只轻轻说了句“好”。
虽然不知道祝无执为什么不去了,但这是好事。
总算不用想方设法搪塞隔壁婶子了。
幔帐内是浓稠的黑,二人再次陷入沉默。
温幸妤躺了一会,慢慢有了困意。
祝无执则思索着李行简和王岐的事。
三年前,定国公府从李氏布庄,预定了来自高昌国的浮光锦,准备辅之价值万金的东珠,制成罗裙,于皇后生辰宴上进献。
当初来府中送浮光锦的,正是李氏布庄的老板李万金,以及他的小儿子李行简。
李氏布庄垄断西北一带布业,在整个大宋名声显赫,却唯独缺了一样东西——皇商的名号。
李万金和大多商人一样,妻妾不少,儿子有七八个,他已经年过五十,故而家产之争十分严重,每个儿子都想做李氏家主。
李行简是老小,母亲又是身份不显的继室,他读书天赋一般,故而想要争家主之位,最快的方法就是让李氏布庄成为皇商。
来州学读书,也不过是为了拓展人脉,与未来的官老爷们打好交道。
故而初入州学,他一眼就认出了有一面之缘的李行简,并且刻意露出破绽,引对方上钩。
商人逐利缺权,他逐权缺财,能和李行简合作,他不仅能得到巨额财富支持,还能利用李氏布庄在西北一带的脉络,探取消息。
至于王岐……
这人的身份暂时摸不清,但恐怕不简单。
冯翊城中传言,王岐乃京城大臣之子,因某些原因,和母亲孤身居住同州,只等科举后认祖归宗。
言外之意,王岐是某个大臣的私生子。
汴京王姓乃大姓,从六品官算起,约莫有十几个。
他已经给周士元传信,如果王姓是真,约莫半个月就会有结果,能知道他到底是谁的儿子。
祝无执隐隐觉得,王岐或许跟王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蠢而不自知。
*
翌日,云销雨霁,天光明媚。
祝无执按照李行简给的地址,来到了城西小巷子座不起眼的茶楼。
拾级而上,小二引入雅间,李行简已经入座。
祝无执掀袍坐下,神色无波无澜。
李行简嘿嘿笑着起身斟了杯茶,推到祝无执跟前。
“我就知道您一定会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