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蕃被俘的几名大将加以厚礼,遣送回去,来日再图。

却不料,吐蕃俘虏是个没骨气的,没扛住压力,直接就将吐蕃国内的情况如倒豆子般尽数说出。

当然,这和谢晦手段的强硬,大概也有那么亿点点关系。

总之一句话,吐蕃现在大分裂,几十个首领各自为政,这回来援的是多康部落,与宋朝毗邻,实力却不算最强。

谢晦心念如电转,心说这能不趁他病要他命?已然想出了一道鲸吞全局的计划。

遂将吐蕃俘虏先关押在一旁,暂且按下不表。

……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傍依苍山与龙首、龙尾二关,是实打实的天堑雄城,易守难攻,难以攀登。

辛弃疾提议:“不如效邓士载暗渡阴平之事,携一支飞军,翻山越岭,从无人区径趋城下。”

“我亦如此认为”,虞允文赞许地点点头,“蜀军备战多年,早已习惯山地作战,白蛮首领新降立功心切,又熟悉地势情形,正可助一臂之力。”

谢晦凝眉思索一阵,则是补充了一点:“按照路线规划,不应径直兵临城下,而是要停在大理城的背部,以地道挖掘法填塞火药,迅速轰倒东面城墙,即可长驱直入,占领全城。”

这种打法,突出一个“奇”字。

趁大理国王还没反应过来,迅速将城池拿下,免得他跑路。

否则的话,大理又没有什么“君王死社稷”的说法。

正康帝一旦意识到大势已去,妄图逃窜*,带着残余小朝廷,流亡在云南的茫茫群山野水之间,不知又要增加多少工作量!

几人都同意了谢晦的意见。

正想问问檀道济,转头一看,大宋战无不胜的冠军将军正趴在桌边,拿小木枝戳弄着一群蚂蚁,兴致勃勃地说:“快爬快爬,我给你们引路!”

几人:“……”

算了,问这个憨憨也问不出什么来,就这样吧。

辛弃疾倒是忽然想起一事:“陛下的第二个锦囊我们还没看,是否要翻阅一下?”

第一个锦囊在渡金沙江的时候就已经翻阅过了,里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安抚百姓、建设民生的指点。

现在这个锦囊,应该对应的就是攻打国都之事。

谢晦打开一看,只见纸张上赫然写着:“宣明亲启:遇见困难不要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你智计卓绝,无往而不利,生命中有多少艰难险阻都闯过来了,何况大理荒僻小邦!先做个深呼吸,吃一颗粽子糖,闭目休息一会,再重新回来看待这个问题……”

洋洋洒洒一长串。

刘裕在这张纸上,赫然抄了满满一纸的心灵鸡汤。

辛弃疾:“……”

观众们:“……”

这和我们设想中的锦囊妙计根本不一样!

刘裕:拜托拜托,你们懂不懂“北伐十策,晦有其九”的含金量啊!

朕平日行军打仗,有时还要依靠小玉出谋划策,根本没有写锦囊妙计的必要!

将他夸一顿,多多提供情绪价值就完事了!

谢晦本人倒是丝毫不觉得意外,勾起唇角,微微笑了,明眸中闪烁着愉快的光芒,从锦囊中倒出几颗粽子糖,分给众人。

“挺甜的”,他含笑道。

辛弃疾点点头,表示同意:“看来陛下也是算准了我们行军至此,正好遇上端午。”

“那还等什么”,檀道济顿时两眼放光,握住刀柄,就要冲出去典兵,“快点打完仗,进城吃粽子吧!”

“且慢”,谢晦忽然制止道,“我想到一法,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国都。”

众人:“……”

真的吗,我不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