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哥哥。

姚襄攥着缰绳,惊愕发问:“汝何以自免?”

姚苌道:“但令兄有济耳。”

这也是真的。

姚苌登基后,第一时间追尊亡兄为王,并在一次朝会上,坦然地告诉众臣:

“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

“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

“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

“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

这确实也是真的。

所以,苻融觉得,对于姚苌这种坏得流脓的人来说。

可能唯有那早死的美强惨红玫瑰亡兄(大雾),才能真正对他造成心灵上的打击吧。

然而,姚襄并不这么认为。

他虽然对姚苌未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失望,不打算再见这个弟弟。

但“不闻不问”,和“亲手斩杀”是两码事。

再说了,这事最大的苦主是苻坚,又不是他。

他对前秦王朝虽然谈不上什么敌视,却也绝无太多好感,当即就果断回绝了苻融的提议。

苻融见事情谈崩了,不以为意。

反正就算姚襄不动手,他也能让姚苌死得很凄惨。

接下来,才是今日的重中之重。

“我带来了一个人,想让他见一见殿下,劝服他归顺大秦,为我王廷效命”,他淡淡道,语气带了一丝刻骨的凉意,“不臣服,就死。”

“此事无论成不成,都当大秦欠殿下一个人情。”

姚襄有点惊讶。

他注意到,苻融说的不是“我欠你”,而是“大秦欠你”。

看来这件事的级别非常高,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战略。

“什么人如此重要?”

苻融缓缓说出了一个名字:“尹纬。”

这些天以来,万朝不少朝代都根据后世史书,展开了大清算。

但哪怕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有一类人是万万不能杀的。

哪怕TA犯了天大的错误,哪怕触犯天条,也会想方设法留下一命。甚至还得百般厚待,让TA尽快归心,予以重用。

这类人便是SSR。

历史上罕见的安邦定国之英才,某一个领域天花板。

留下TA,可以源源不断为国家创造价值,远比杀了的贡献大。

尹纬就属于这种。

此人论罪,犹在姚苌之上。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n????〇???????????????则?为?山?寨?佔?点

未来作为姚苌的谋主,后秦开国丞相,可以说,姚苌的起兵、破敌、登基、弑君等一系列大事件,全都是他一手谋划。

新平佛寺,也正是此人在索要玉玺不得后,转头告诉姚苌,才有了那一条白绫之事。

然而,尹纬确实是个杰出、不可多得的良相。

苻坚死前对他有一句评论,认为此人堪比王猛:“卿,王景略之俦,宰相才也,而朕不知卿,宜其亡也。”

这都是陛下钦定的王景略之才了,能杀吗?

肯定不能啊!

武将们杀了也就杀了,反正苻秦宗室名将众多,小一辈的苻登等人培养一番,很快就能顶上来,独当一面。

但尹纬可没有替代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