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夏语冰还顺便解释了一番:

【一个冷知识:在最初的时候,玉玺的体积一点儿也不大,甚至可以说是“迷你”。】

【这一点似乎和我们长久以来的认知有所出入。】

【正如家人们眼前所见到的这方皇后之玺一样,把玉玺做得小巧精致倒不是为了方便皇帝皇后没事儿拿在手里盘它。】

【真相只有一个——便于携带!】

【玺印的上端一般都有玺钮,也就是用来系印绶的穿孔。穿好之后,再把印绶系在腰带上,方便随时使用,这就是古时候所说的“佩印”了。】

【说起“玺”,这个字可是皇帝专属,不是谁随随便便都能用的。】

【寻常官员用的那个只能称之为“印”,将帅用的则是“章”。】

【暮霭:那我们普通人用的有什么特殊称呼吗?】

看见这条弹幕,夏语冰笑着解答:

【这位家人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在那个时候,印章还没有像今天这么普遍,所以大部分人并不常用。】

【但给它的称呼却很接地气——】

【戳!】

“什么章不章的,盖个戳完事呗!”

朱元璋很能感同身受。

【随着时代变迁,印章不仅根据等级作出了区分规定,代表皇帝独一无二权威和尊荣的玉玺,也在逐渐“膨胀”。】

【等发展到我们所熟知的某位盖章狂魔时,他手中好些玉玺,体积足足有皇后之玺的几十倍大!】

【所以说,得亏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人。否则以他身佩六国相印的功绩来看,要是挂上乾隆皇帝那满满当当的一兜子,还走得动路吗?】

调侃完毕,主播很快回到正题:

【玉石质地坚硬,祖先们以此为信,更能彰显心如匪石、不可转也的决心,和许下诺言、颁布诏令时的郑重庄严。】

【在为前人的浪漫而感叹时,我们或许也要可惜。】

【这毕竟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玉玺如昨,奈何物是人非。】

【在听了第一件文物“皇后之玺”发掘前后的经历及其主人的波澜经历之后,家人们是否又有了新的见解呢?】

“君舟民水,一国之君自当以体恤百姓为先。”李世民抢答。

如今大唐兴建,境地倒是和汉初有着微妙相似,他难免有感而发。

“于情,高后无疑是汉家宗室的罪人。可于理么……她又的确做出了不少于民有益的决定。”刘启有些犹豫。

之前顺理成章的既定印象,现在却难免在动摇的边缘疯狂试探。

“你自个儿听听,前头的例子在这里呢,轻易拿大臣开刀,后人可不会惯着你!”马皇后苦口婆心。

“阿娘别动气。”朱标忙中不忘点头:“阿爹也该听劝。”

左右夹击的朱元璋:我哪儿敢说话?

嬴政:……

始皇帝心很累,始皇帝不想说话。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自己不过看了会儿直播间,又在直播间里听了几个小故事,好端端的江山就没了?

夏语冰中气十足:

【家人们记住了,回头去陕西旅游的时候,可千万要低着头走路啊!】

她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向往:

【没准儿回头我去的时候,也能在路边捡到一枚玉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