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行清理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没错,就是那个“十室九空”、盗墓贼严选的两汉砖室墓!】

刘启:?我不理解。

刘秀:?我大为震撼。

卫子夫:……倒也不是无迹可寻。

海昏侯:这波啊,这波是我大win特win啊!

【不在书籍、不在画轴,而是墓室陪葬的一面铜镜中,就那么叠放了三张纸。】

【根据专业团队鉴定,确认这三张纸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墨迹纸之一。】

【随后又通过分析认定,这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蔡伦纸。】

【因此,作为蔡伦纸的实物证据,“伏龙坪东汉纸”的名字就此新鲜出炉。】

话音刚落,夏语冰恰到好处地将镜头转向了文物本身:

【正如家人们所看见的那样,这三张纸的纸面看起来厚薄均匀,表面总体光滑,虽然不能上手去摸,但似乎也是柔软又有韧劲的。】

【其实已经具备了我们后世所用纸张的基本雏形。】

考虑到纸是更加脆弱珍贵的文物,夏语冰只是短暂地镜头聚焦于此,很快移开。

【也好也好:煮啵煮啵,我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

【也好也好:古时候那些大书法家,似乎都是东汉以后出现的,会和纸有什么关联吗?】

真不愧是文学姐!夏语冰心底夸了又夸。

不过……这怎么整得跟直播间的托儿似的?

【瘦尽灯花:诶?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云日长眠不醒:前面的家人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了!】

【云日长眠不醒:东汉之前的确很少听过什么书法家的名字。】

【看来家人们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夏语冰适时开口:【但这件事往往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为什么一提起大书法家,提名中很少出现东汉之前的人呢?】

【原因很简单——】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大家都习惯把字写在简牍上。】

【简牍就那么大的地方,能把信息写全就不错了,还指望腾出空间给你发挥一番、雕出花来吗?】

【所以只有等到可用于书写的纸张出现以后,才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以及各位书法大家的炫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这些道理对于太平和婉儿来说绝对不算晦涩深奥,稍加思考就能想得明白。

但或许正是因为熟视无睹,这会儿再听夏语冰这么一说,又品出了新的乐趣。

【我们总说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非发明造纸术的人。】

【那不是因为小蔡同学谦虚,而是因为早在西汉的时候纸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彼时的纸粗糙不平,完全不能拿来写字,所以就有了蔡伦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

【纸,现在已经不算稀奇。但每次使用的时候,家人们有没有好奇过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为了今天的直播,夏语冰早就准备好了演示道具,三下两下就将面前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五步。】

卫子夫挽起袖摆,一眨不眨地盯着主播操作。

刘秀也腾出笔,决定记下具体步骤。

毕竟他们如今可没有这么好使的纸,待邪日后付诸实践,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桩。

这现成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第一步:先将原材料切碎,然后把处理过的竹子或是稻子放在水里浸泡,让它们充分吸水泡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