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跪在最前头的掌事嬷嬷见了太平,微微偏过头,一个劲儿地冲她使眼色。

话说得太满,就容易打脸。

她现在说怕,还来得及吗?

“太平回来了?”

坐在主位上的人手里握着一本书,看架势像是已经等了好一会儿,听见动静,也不急着,慢条斯理地将书随手搁在案边。

扫过来的一眼,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却压得太平心头直呼不妙。

“阿娘来了呀……”

太平拖着脚步,犹豫着不肯上前。

“你既然不怕我,还躲得那么远做什么?”

看到她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武媚娘端起茶,漫不经心地问。

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要不是做了亏心事,太平才不会喊她“阿娘”讨巧卖乖呢。

不过,她说这话显然也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回答。

“刚从掖庭回来?”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呢!

太平心底高呼狡猾,不过看起来,她只是微微垂着头,不敢与母后对视而已。

这话听着是询问,偏偏语气无比笃定,可见母后对她的小动作已经洞若观火。

要不然……自己再垂死挣扎一下?

没等太平做好决定,武媚娘淡淡开口,话里却带着一丝捉摸不透的笑意:“掖庭里头都是谁来着?”

“似乎是罪臣之后吧?”

“我怎么听说……”

“有个和你年纪相仿的小娘子,叫上官婉儿?”

太平公主:已老实,求放过!

第18章

太平公主毕竟年纪还小,前朝后宫的争斗波及不到她,也就没怎么经历过大风大浪。

心里藏不住事,脸色几经变幻,最终定格为故作坚强的虚张声势。

“阿娘……”

她刚起了个头,坐在主位上的人却挥了挥手,显然并不准备听她辩解。

“我且问你,最近书读得如何?”

咦?

自己连推卸责任的借口都想好了,怎么母后反而不追究了?

太平内心疑惑,但话题是母后主动要转的,她当然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眼睛滴溜溜地一转,索性借坡下驴:“母后,我的书读得可好啦!”

“我、我读了……”

糟糕!话说得太满,她编不下去了!

太平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最近一得了空,不是沉迷直播间无法自拔,就是想着法儿地躲着大伙去找上官婉儿。

仔细算一算,母后给她的那本《礼记》,似乎还停在第一篇《曲礼》呢!

“母后布置的课业,我、我当然完成了!”

太平:看我给大家表演一个笑容消失术。

这话里话外的心虚都快溢出来了,武媚娘一眼识破,也不戳穿,只是慢条斯理地问她:“哀公问政,孔子如何对答?”

太平:“哀公问政,子、子……”

不等她绞尽脑汁地搜刮一番,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太平以为如何?”

不过太平到底还是读书明理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