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界同样也是颇具造诣。】
【这样一位文学大家,自然不会错过前辈创造出来的经典IP。】
夏语冰又在一片眼花缭乱之中,掏出了新的书籍:
【沈约表示:谁还没一首《白头吟》呢?】
【但这首《白头吟》的作者是无名氏,沈约将它归到了古词。】
【西瓜太郎:我来捋一捋嗷——】
弹幕课代表及时上线:
【西瓜太郎:等于沈约认为《白头吟》就是一首汉朝留下来的民间歌谣呗?】
还有人补充:
【落樱祺绯:汉乐府的无名氏那可就太多了。】
【落樱祺绯:不可考的作者一抓一大把呢!】
没等二号位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候,三号位挺身而出。】
【全场目光向我看齐!】
【家人们先不要讨论啦,我急着发言呢。】
【这个三号位也是本书。】
看到主播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摸出第三本,嬴政已经见多不怪了。
定睛一看,四个大字无比闪亮——《玉台新咏》。
【三号位为什么这么急着出来声明?】
夏语冰的问题把人问得一愣。
对啊,为什么呢?
【因为三号位要和二号位对跳预言家呀!】
主播两手一拍,有理有据:
【第一:沈约是南朝的,我《玉台新咏》也是南朝时期出生的。】
【第二:你有《白头吟》?不用看,肯定是抄我的!】
【小公主的星星:对对对!】
【小公主的星星:我刚刚搜了一下,《玉台新咏》里面也收录了一首《白头吟》……诶?】
【小公主的星星:不对!人家叫《皑如山上雪》?】
是啊,还能善用搜索呢!
直播间的家人们忽然被点醒,很快就带着自己的收获回来了:
【想太多了:我对比了一下,这两首诗好像啊!】
【红豆薏米粥粥:岂止是像?】
【红豆薏米粥粥:说它们查重率99%不过分吧?】
对比完相似的内容,还有眼尖的观众发现盲点:
【陌上人如玉:好巧不巧,这首《皑如山上雪》的作者也是那个神秘的“无名氏”呢!】
一轮议论结束,有人一锤定音: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这下好了,还真是两人对跳预言家。】
嬴政不大清楚“对跳预言家”是什么操作,但通过一条条弹幕也不难明白,两方总归是各说各的道理。
直到热闹的讨论暂告一段落,主播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诚如家人们所言,如果将这两首诗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很容易就会看出来,它们的主体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既然各有各的道理,那不如整理一下截止到三号位为止,我们手中的已知信息。】
这点儿信息量而已,嬴政甚至不用动笔,略微转转眼睛,便能回忆得分毫不差。
【其一:有人说卓文君创作了一首《白头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