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这张琴并不因齐桓公而出名,却是因它曾经的使用者。”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ⅰ??????????n?????????5?????????则?为????寨?佔?点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据说这号钟曾经被俞伯牙弹奏过,也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和《伯牙绝弦》故事的主人公。”

可惜这会儿不在直播间,夏语冰的脑海中飞快闪过一丝可惜。

不然,以家人们的接话速度,这会儿早就铺开了满屏弹幕。

【这伯牙绝弦你就喝吧!一喝一个不吱声!】

【伯牙绝弦?喝了失眠!】

【睡不着,根本睡不着!】

扯远了。

夏语冰迅速拉回发散的思绪:“号钟作为周朝流传下来的古琴,历史悠久,也是当之无愧的四大名琴之首。”

“第二张:绕梁。”

“它同样来自春秋五霸中的另一位楚庄王。楚庄王则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而闻名。”

“只听这个名字也可以想象,绕梁的琴声一定是余音不断、绕梁不绝。”

紧接着,夏语冰却跳过了第三张绿琦琴,而是直接来到了焦尾。

“相较于其他三张琴而言,焦尾的名字就很直白了。”

“因为琴的尾部保留了焦痕,所以取名为焦尾。”

“它的主人是东汉的文学家蔡邕,也就是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有一张琴,就是各位眼前所见到的绿琦了。”

“绿琦琴的主人是卓文君的丈夫司马相如。”

“正如大家所见——”

说着,夏语冰又往一旁侧了侧身,让出展示柜里的文物,让游客们能更清晰地看见文物的模样。

“名为「绿琦」,但从整体看上去,琴身却呈现出一种黑色。”

“可仔细一瞧,却又使人觉得它隐隐着幽绿,所以得名绿琦。”

“真的诶……我好像看出点绿色了!”

“在哪儿呢?让我看看!”

仔细观察后,游客们接二连三发出惊叹。

既然提到主人,夏语冰顺势发散几句:

“司马相如不仅是汉赋大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大师,当年他那首《凤求凰》便是用绿绮琴演奏出来的。”

“因为他的琴艺精湛,再加上绿琦本身的音色绝妙,大才子的背后还有这样动人的故事,所以渐渐「绿琦」二字,就衍生成了古琴的别称。”

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夏语冰却冷不防泼了一瓢冷水:“不过很可惜,无论是今天展现在大家眼前的绿琦,还是另外三张古琴,我们都没有办法亲眼见证了。”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四大名琴已经全部失传。”

其实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印证了夏语冰不久前还在直播里提出过的观点:

“能够见证前人的智慧,对于后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别说是那些虚无缥缈的诗歌与文字,就连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件,不也还是失传了吗?

若说诗文顽强吧,无人传唱誊抄,不出十年就能销声匿迹。

可说它脆弱吧,实实在在的文物留不住,偏偏它们依旧传颂百代。

还真是奇妙又奇怪。

“姐姐——”

刚才那个活泼的小女孩好奇发问:“既然这些琴都已经失传了,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