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绕弯子,索性大大方方地挑明了说出来:“你刚从太平那儿出来,想是看过了这期卫夫人的故事?”

天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宫内动向了如指掌并不是什么难事。

何况这点刚刚已经在库狄夫人的身上得到了验证,上官婉儿并不惊讶:“是。”

显然,这番话不是为了求证,只是拿来做个由头而已。

她投向上官婉儿的目光里兴味十足:“听闻婉儿也写得一手好字?”

上官婉儿连忙自谦:“奴婢有愧,实在担不起一句「好字」之赞。”

武媚娘不以为意:“无论好与不好,总归是通些书画之意,是也不是?”

这一回,她的话里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那你便说说,王右军何以为书圣,卫夫人又何以退居人下?”

如果不是时间与场合不对,上官婉儿都忍不住要扶额苦笑了。

跟在顶头上司身边的弊端就是这样,一个不留神就要来个随地大小考。

在天后“我来考考你”的考验之下,她毕竟还是顶住了压力,认真思索着应对之策。 网?址?f?a?b?u?页???f?????é?n???????????﹒??????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回答,婉儿秀气地皱着眉。

同为书法家,一个能扬名立万,一个渐渐湮没无闻,还会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无外乎一个字写得好,一个写得没那么好呗。

这又显然不是天后想听的话。

不仅如此,向来都是“文无第一”,难道在所有人眼里,王羲之的字就一定胜过卫铄吗?

所以其中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就算没有,她也得想法子找出来。

上官婉儿半垂着头,沉吟片刻,到底没让天后等太久:

“奴婢以为,问题出在了两点。”

她深吸一口气:

“一为性别,二为家世。”

“夫为妻纲”这样的观念传了百代,性别差异已无需多言。

除此之外,便是家世。

“既言「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琅琊王氏在两晋时权柄煊赫。”

上官婉儿字斟句酌,她知道,往后要以“才人”之位站在天后身侧,这样的考验只会多不会少,再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而卫氏虽说也是河东名门,但一场永嘉南渡,便已见颓势,待到东晋,说句不中听的,算是彻底没落了。”

“即便卫家原先就是书法世家,等传到卫铄与卫玠时,更是日薄西山。”

“反观王羲之则不然。”

如此评点备受太宗皇帝推崇的书圣无疑是过分大胆的,但上官婉儿依旧直言不讳。

“书法也好,清谈也罢,风雅是够风雅的,可说到底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技能。”

“于士人而言,无外乎用来卖弄名声、拓宽交情的点缀。”

这些所谓的“好名声”在她看来,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既不能换成米粮盐油,又不能招兵买马,要来何用?

她上官婉儿,要做,就做个顶顶务实的掌权者。

“此类华而不实的名声究竟能被广而告之到何种程度,固然有个人天分的原因,却更取决于自身的家世门楣。”

言下之意,直指王羲之的名声来得如泡沫幻影。

“到达那种程度,书法技艺能发挥的作用或许已经要再仔细掂量掂量了。”

“那卫铄呢?”

武媚娘仔细听着,冷不防反问。

“卫夫人这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