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往高处看,是原先庙门所在。

原本矮小的庙门彻底改头换面,做单檐歇山顶样式,以“山”字形坐落三道大门。

中门最高,正脊两端蹲坐鸱吻吞火。新漆的黑底金字匾额上书“云岫灵境”,其下朱漆门扇紧闭,唯余左右两侧门供日常通行。

而侧门前方本该坐落两尊石狮护法,但在瑾玉的要求下并未放置,如今左边空空如也,仅右方屹立一颗葱郁银杏。

整座山门气势巍峨,又不失典雅大气,衬着门后影影绰绰的群山,倒真像一座用来链接或隔绝两端的门扉。

“真气派啊。”这段时间晒黑好几个度的学生们昂着脑袋,有些痴呆。

其中一个女生喃喃道:“真奇怪,我以为会建成类似电视剧那种古不古新不新的影视城风格的。”

“我也这样想的,但真没想到,会是这种……一看就很古老传统的建筑。”

正当学生们想不明白时,一位同样黑成煤球的教授负手路过,顺口解释道:“因为严格依照了规制,所以不会出现其他派别的异样感。”

“哦——”学生们恍然。

教授哼笑,又道:“这里面有你们的功劳。是你们挖掘了那些实物,我们才能完善出原本形制。”

学生们的小眼神噌的一亮,齐齐射向教授,就见教授拍拍新漆的栏柱,喟叹道:

“等几场风雪,这新柱子也会变旧。再过几百年、几千年,这门又塌,路又断,到那时,新的研究者与工匠,会不会也翻找着我们留下的痕迹,来重新修建这里呢?”

“——就如我们翻找它们一样。”

他舒展一笑,背手踏进门扉,独留学生们若有所感。

有人苦笑,“选了这专业读到研究生,现在才有点明白文化历史专业类的寓意。”

也有人愣愣的幻视周遭学生,“我也有点明白,高先生之前那句话了。”

这些面孔,往后几十年可能熟悉,可能再也不见,但每个人的岁月里,能畅快谈吐的往事,或许永远也少不了这段时光。

“他老人家说的对,这真的是很珍贵的经历啊。”

年轻的学生们好像突然沉淀了一些,再也不嫌弃灰扑扑的泥土,不约而同去摆正地面上还尚未妥帖的青石。

几个孩童嘻嘻哈哈的跑上来,就看到这幕,小脚丫怎么都落不下去。

“怎么不动啦?”家长们紧随其后,托住自家孩子后背看过来,也有点不好意思。

“诶呀,我都有点舍不得踩台阶了。”一位家长怜惜道。

听到这话的学生赶忙道:“别,石阶要多踩,踩实了才长久。”

“对,客人放心踩吧。”瑾玉笑盈盈跨出门槛,拎着竹篮走近。

她一出现,学生们的眼睛就往她身上飘——准确来说,是往她挎着的竹篮飘,只等瑾玉一招手,学生们就如归巢小鸟从四处凑近,叽叽喳喳叫着。

“老板又来送温暖了吗?”

“这么热的天,温什么暖,应该是送清凉!”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页?不?是?i???????è?n?2?????5?.???????则?为?山?寨?佔?点

瑾玉特别喜欢这个时代大学生年龄段的小孩,弯着眉眼听她们吵嘴,手上揭开竹篮盖布,露出排得整整齐齐的竹筒。

“哇,这是什么呀?”一男生贴近脸,感知着竹篮透出的清凉气,兴奋又好奇。

这段时间,瑾玉包圆了修缮队的伙食,那滋味不必多提,只能说许多娇生惯养的学生能挺下来的一大原因就是这个。

而除却餐食,她也不少准备茶歇,这是学生们每天第二期待的事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