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最好的告慰。”
“因此,为了天下受害者,林霁不怕!”
镜大人点点头,将镜子真正给他。
“玉衡镜的新主人,你要知道。”
果然按照备考笔记说——镜大人授位每个照戒使时都要画一个大饼:
“照戒使只是暂时,镜无妄是个锁定官职,或许多年后,你就是镜无妄。”
只是,镜大人还问了,语录中从来不曾记载的问题。
“这世上有人敢两次拒绝我的镜子,还祝你求得你所想,而他求得他所愿。”
“林霁,你一生所求是什么呢?”
林霁面色沉稳,妥帖回答:“所求一生,破逆冤案,纠察五毒心,心中无所愧。”
其实还有一小愿,有关一位这世上消失已久的小白少宫主。
“愿我寻遍地狱,溯源千里,勘破万卷,终寻到你。”
*
林霁已经是镜司照戒使林大人了,位列三品,才敢传信一封回家。
于是父亲母亲那边准备好了,匿名投稿,“雀神日怪”坊主烧饵块,使京陵大瓜爆破,传遍晋国八州疆域。
烧包谷在鹤州分部也做得不错。
江湖到处,惊堂木一拍:
【乌太师早年,面如冠玉,名动京华。淑仪长公主青睐有加,亲择为婿。熟料,其与濯水仙舫舫主有露水之缘,竟诞下私生女,瞒天过海,寄养民间。未料此女及笄嫁入滇西无相陵白氏,十年前陵主自焚,其妻女同殒。
今乌太师东窗事发,此案由五镜司接手,与无相陵旧闻并查,坊间盛传“淑仪长公主察觉隐秘,暗中除患”之说。】
“所以淑仪长公主为掩盖驸马丑事,连私生女和白氏满门都除掉了?”
“乌颂子年轻时出了名的天人之姿,长公主若真一心向佛,怎会相中他?”
“教考《男德经》的人自己犯了男德!”
“他迎娶长公主,男德九品中正试是怎么过关的?”
“不就是因为你们压迫妇德,不守男德,才强制学男德经吗?怎么,我说的有错?”
堂堂太师、公主驸马,转夜声名狼藉,惨案引妇孺泣啼。
坊间很快兴起评弹,琵琶女有了新词。
秦淮河下有一船,改唱太师仙舫风云。
有人听完歌,招摇吟诗一首,好巧,原作诗人也姓白: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衣,绯衣,青衫湿。
*
【晋江书局首发上半卷完结】
【彩蛋妈妈的在天之灵】
“老白宁愿相信自己是只憨斑鸠,也不肯相信林平江与他的情义是假的。
我与眉眉的情义,也不是假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