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变好了?大家伙都说那牛二几户的地是小潘押司给他们留着的,不然早教赵王两家买走了,还能留到秋后他们收完粮?
更别说这几日里乡亲邻居沉积多年的户籍问题,往常去找保正改,哪肯理他们,这几日竟然都给查证了。
就连小郓哥几日没来,这日来找潘邓,也能察觉到村里的变化。
“咱们刚来的时候,我记得村口这家有鸡叫还有狗叫呢,今天怎么听不见大公鸡嗷嗷叫了?”
那院里头妇人本在纺线,听见小郓哥说话,笑着抬起头来,“那大公鸡前日便杀了!叫保正买走,招待潘押司吃肉呢!”
潘邓一愣,“竟还有此事?”
妇人是个爽利人,加上潘押司虽是个官,但是年纪看上去却好似没自家大儿子大呢,便也不那么拘谨,和潘押司搭上话:“我们竹口村里不像大地方,各种东西都能买得,却也不能薄待了押司,我家的大公鸡可是顶好的,个大,别人家的那些,保正还不买呢!”
潘邓惭愧,深觉自己背叛了组织,没能恪守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
他看这家的院里几只母鸡走来走去,再没别的公鸡了,便问:“娘子家里公鸡被买走了,母鸡怎么孵蛋呢?”
那妇人听了就笑了,“押司看那……已经有孵蛋的了,一年只孵这一回,等到明年,又有新的公鸡了。”
潘邓和小郓哥朝着那鸡窝的角落看去,一只气势昂然的鸡正坐在稻草窝里。
小郓哥看着院里走走啄啄的鸡,“怎不多孵几回,多养些鸡,这样常常都能吃呢。”
“小哥儿,你家莫不是城郭户,这养鸡也不是想养就能养的,得母鸡肯孵呢。”
潘邓这才想起来,他之前读过的科普文章,好像鸡鸭的人工孵化技术,就是从宋朝开始的,不过这时候的普遍方法还是用牛粪来包住鸡蛋,利用发酵源源不断产生的热量来达到恒温。
这种方法不太好操作不说,想要孵鸡蛋还要先找头牛。
“娘子,我曾听闻有鸡生蛋甚多而不暇伏,人帮着孵的,你可曾听过?”
“呀……”这可把妇人问住了。
小郓哥指着那只孵蛋的鸡,“这只鸡怕不就是鸡蛋生的多了,趴窝趴不过来呢,别个都圆滚滚的,就它瘦脱相了。”
妇人一拍手,“我知道呢,押司您说的是不用母鸡孵蛋的法子,那大城里有贩卖鸡苗,还有养鸡成百的养鸡户,他们八成知道!我早日听人说过,确实是有人能一次孵蛋上百个,只是没亲眼见过。”
潘邓笑笑,“不知这村子里是否家家有土炕?”
“有的有的,家家都盘了炕的。”
“那便好,凑巧我之前曾听人提起此法,家有土炕,再加上一个水袋,便可自己孵鸡蛋,二十一天就成,你这竹口村既有好竹林一片,鸡散养也得。”
竹林散养鸡在现代可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好鸡!鸡肉清香,口感紧实,可谓是鸡中佳品。既然竹口村附近没甚好山水,用上这片无人理睬的竹林也是个好出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