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给他们拿竹筒盛了奶茶喝,几人尝了尝,果然滋味甚妙,那管家问道:“这可是旁边那王婆茶馆里卖的那种奶茶?”他们在刊物里可是见过的,说是‘东平最热新饮子’,府里的游客都要排队喝的。
果然见旁边的王婆茶馆门前,队已排出了街,那小二笑道,“回客官,正是王婆茶馆里的奶茶,咱们三家是一家,咱家是主店,在咱家点餐,点哪家的都行!”
前面虽排了十几桌,但店里桌位甚多,翻桌率也高,没过多时,几人便坐在了小竹椅上,听小二报菜谱,点了当下最热的羊肉串,羊肉筋,烤油边儿,烤鱼丸,烤茄子,烤韭菜,又叫了两样羹,并几笼软羊烧卖,一人一竹筒加了满小料的奶茶。
那烧卖刚一入口,李元延的眼睛就瞪得老大,好吃!
“咱开封李四娘家卖的羊肉馒头已是是绝味,没想到在这小小的东平府中还有做得这样好吃的羊肉馒头!”
“这个才是正宗的软羊烧卖,我就知道,以往咱开封总有店家说他们家的烧卖正宗,都不是这个味儿,这才叫正宗的烧麦!”
几人一口一个,吃的乐不思蜀,李元延吃着美味的烧卖,心里竟然生出些许感动来,“姐夫,多谢你带我来东平。”
樊东家见这小舅舅竟会说个谢字,老怀甚慰,大手一挥,“明早再来吃,吃完咱再去看球赛!”
*
经过几期的刊物出版,实习培训,刊物记者们都初具职业素养,个个都是初出茅庐的职业记者了。
有专门采访蹴鞠选手的,有去大街小巷打探新鲜事儿的,还有专门撰写广告软文的,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对于直白的广告不那么喜欢,但是软文却可走遍天下。
君不见松风隐士已成了东平数一数二的真名士,以其美食小文风流雅趣见著,广受追捧,经常有人问潘邓这马甲下面究竟是谁!
记者里专门撰写软文的人自然也是收入最高的,不光有书坊的稿费,还有商家给的润笔。
每个记者再配上一个画师,两人小组的记者团出现在了东平的大街小巷,为了能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刊物上,那文章结束的一小块儿地方,记者们的工作热情都很高。
潘邓也专门租了个大院,给记者,编辑,美工上班用,定了话事人沈编辑,省得房掌柜一边忙着经营书坊,一边还要盯着刊物的事儿。
地点就在鹦鹉洲书坊的隔壁,这一刻沈编辑定稿了,下一刻连朋那边马上雕版,出版效率极高。
这一日,编辑部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稿件。
这稿件和东平府风光,美食,球赛看起来毫无关联,只是说阳谷县景阳冈上出了一个打虎好汉,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身姿勃发,喝了十八碗酒,三拳打死了景阳冈上的老虎,为阳谷县除了一害!
后面还有爆料,说这打虎者名叫武松,他的兄长竟然是东平府东七信步街上卖寿桃的武大郎!
那稿件配图相当讲究,画的是武松和小山一般的虎,死虎趴窝在那,被人摆了一个优雅的姿势,合着眼皮,仿佛只是睡着了,下一秒就要睁开眼睛扼住人的喉咙。
“真是奇人!竟能打死老虎!”
“这事儿是真的吗?真能有人打死老虎?”
“嘶……我不信。”
“我也不信。”
“诸位,我不说别的,单说一点,就说他兄弟是那东七街上卖寿桃的武大郎,我便不信他能打死老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