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潘邓问:“老师又有什么事?”

“如今朝中都将我归于蔡京一党,前些日子我提奢侈品商税一事,更叫他们以为我是蔡京党羽。如今仕林之中,郑居中以不畏蔡京强权,勇于与京作对而深得士大夫与学生之心,我却久未回京,这些年来默默无闻,你也替老师想些法子,叫老师在仕林当中有些名声。”

潘邓双目炯炯,老师这是下决心角逐官场了!这两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ⅰ????ü?ω?ē?n?????????5??????????则?为????寨?佔?点

第63章 郑相叱文昭

既然老师已经决心角逐官场,不管怎么样,他身为老师的学生,一荣俱荣,必须为老师鞍前马后!君不见他已经像那考上普通一本后学校自己升了九八五的幸运鹅一样毕业就是苏坡高材生水涨船高地从一个阳谷小吏做了开封府司录官了?

要政治资本,这还不简单,潘邓简直不消三智五思,直接效仿众位穿越前辈,建图书馆便是。

顺便还能宣传一波已经出版的《治平杂录》。

“嘶……”陈文昭有些被自己弟子的捷才惊到了,琢磨了片刻,“……只是太学有藏书馆。”

潘邓微微一笑,“太学藏书馆规模再大,只供那一学院人享用难不成能开放给平常学子看?况且老师既是文坛宗老,自然管得是天下学子,岂能只顾京师一地?”

宋朝风雅,有许多藏书家,只是规模较小。潘邓记得之前看过的有关藏书的纪录片统计,有宋一代自开国以来开,藏书超过万册的藏书家有几十个,小藏书家更多,孤本难求,有些书籍有价无市,基本都是手抄本,根本没有雕板,基本不在市场上流通。

而且此时书坊里的书本,普遍价格不低,雕版印刷的书籍虽比手抄本便宜,但终究没有达到后世的平价。

“我们建图书馆,就是要以老师在文坛中的名气,征集各位名士家里的藏书,刻印出雕版来印刷,让更多种类的书籍面世;此馆建在京郊,叫全京畿的学子都能借阅;另一方面开设工坊,陈留府今夏河水决堤,不知又会有多少流民,到了冬天难免有到开封来的,我们雇些小工,只收支平衡,叫新书广传四方,让全天下的人看得上书!”

*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还当他这火已经烧完了,原来是只烧了一把。”王黼看着奏章,不凉不热地说道,“原以为他陈文昭是个什么好货色,没想到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呵呵,他懂,因为他也是。

白时中则笑呵呵地说:“建图书馆也是于天下文风有益之事,怎么说都无可指摘,不如让陛下定夺。”

王黼不至于因此事和同僚争辩,他虽隐隐投靠郑居中,却也不想直接和蔡京党羽起争执,况且陈文昭成了权知开封府,众人多少都猜测皇帝是否有别的心思,便也无不可地将折子给了白时中。

只不过转眼下值之后,又去将此事禀告郑相公。两头不得罪才是他王黼的生存之道。

几日后二府向皇帝奏报,郑居中提到此事,“召集天下书本,刊刻成书,建开封图书馆,于三个月之后开书市雅集?”

他面色嘲讽,“如此大兴土木,这钱从何来,又由谁来监造?他一个开封知府,不办好份内公差,反倒沉溺于这些沽名钓誉之事,岂有文官之风?臣请驳回此事,治其玩忽职守之罪!”

郑居中自从陈文昭任东平府尹,办那劳什子小报时就不看好此人,如今他又因蔡京举荐上位,从外朝官做到了京朝官,如何不是那蔡京党羽?

现在又要建这个图书馆,打算在他郑居中眼皮子底下沽名钓誉之后还要捞满腰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