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直正义执言的郑居中,此事也沉默了。
皇帝喜欢什么,他们这些大臣就帮着做什么,这才是为臣子的本分,一味跟皇帝对着干,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那郑刘二人仗义执言,是有几个学子士大夫夸他们不畏强权,可实际上他们日子过得如何?那刘正夫不也归乡了。
W?a?n?g?阯?发?布?页??????ü?????n?2??????5????????
杨戬不屑道:“好似只有他一个清省人,我们都是蠢蛋一样,难不成这满朝高官都没他一个不参政的太子懂得多?”
王黼风凉道:“诶,人家太子将来是掌权的,咱们不过是手底下分权的,想的自然不同喽。”
两人说了一会儿口水话,王黼说道:“真没想到官家如此尊崇道教,我此前竟未察觉,不是蔡太师献奇石,还想不到建道学院一计。”
杨戬也叹到:“若说对官家的了解,蔡太师当属第一人,咱们都不能出其右,我也不明白官家为何如此尊崇道教。”
难道是渴求长生?但是官家也未表现出来过想要长生的心愿,甚至也没渴望死后成仙,就只说自己前世是仙人。
想追求法力?官家也不是很稀罕的样子。
他想不出来,索性也不想了,只专心侍君。
赵佶这几日如沐春风,心想还是蔡卿家,杨卿家懂我的心意。政令下去,全国来参加这次讲道典礼的人一定很多,到时候又是个大盛典,只是想了想,下诏总不如杨戬那日所提的建议。
赵佶又召见潘邓进宫。
一回生,二回熟,潘邓满面从容地进了宫,甚至在皇帝叫他坐的时候都敢半个屁股坐上圆凳了。
赵佶问了问他图书馆的进展。
潘邓如实答了,“园里只建一楼,不日就要完工;工坊已建起来,招来的工匠多数已干了四个月了,他们大多都是陈留府来的,遭了灾,家中田产被淹,冬日困苦才来做工。”
“如今把冬天挺过去了,有不少人等要回去开春务农,前几日已走了一批,多数人要等到咱们图书馆开张再回去。”
赵佶这时候也心中牵挂起百姓了,“你那图书馆开张还待什么时候,不会叫百姓们误了农时吧?”
潘邓答道:“三月份开张,陈留离咱们不远,他们去年没有留种,待多赚些钱,在开封买好了种子回去。”
他又笑到:“……工坊里面招的工人都是实诚人,大家都感念开封府恩情,知道此事是皇帝恩准,为开封学子办的,个个都铆足了劲,想多干些活呢。”
赵佶也笑了,只说道:“还是要督促百姓勤于耕织,莫要耽搁农时。”
潘邓说道:“哪里没劝过他们?只一个劲儿的干活,这个说开封恩情深重,帮他们度过水灾,要报答恩情;那个说此事是给官家办事,要用心去办;那个又说要多赚些钱,教自家儿郎读书,日后报效官家。不是坊中管事看着,个个要连上两班。”
赵佶微笑抚须,“你们陈知府也管得好百姓。”
“都感念圣恩呢,皇上没看见他们来的时候,个个像几个月没吃了饱饭,后来在书坊待了一阵子,哪有不感念皇帝大德的。”
说着便说起了印书坊之内的事,某家举家逃难,沿途没有地方收留,到了开封府辖下有一庄农户好心收留了他们,才来开封府内找活干,全家都在书坊做工,业已攒好了钱,只待三月归家;某人带着幼子,途中患病,也是来到开封才得到免费医治,小儿存活。
赵佶听感恩小故事听得上瘾,险些忘了正事,茶点了三回,才记起今天是为什么找潘邓来的。
他也似个明君,不再听人夸耀,正色问道:“说起来你那图书馆再过一个多月也要开张,你不再像之前蹴鞠赛一样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