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佶满脸遗憾,“那道士道号为何?”

“罗真人。”

赵佶没想到潘邓还记得,叫他问出真名来,不觉更信了几分,说道:“那道士与你讲神仙之事,可见卿家也颇有道缘,幼时便得道长看重。”

说完又想到自己似乎没问过潘卿家家世,便又问道:“尔父何人?”

潘邓一愣,过了一会儿选择实话实说,“小臣已不记得太多幼时往事,只依稀记起儿时生在农家,后被母亲所抛,辗转流浪,被如今干娘救下,衣食无忧成长至今。”

赵佶惊骇:“世上怎会有如此母亲,抛下亲生骨肉不管?”他感慨良久,“没想到卿家尚年轻,竟有如此往事。”

潘邓弯腰拱手,说道:“皇天厚土,小臣得以活命,皆因生于宋土,百姓相亲,才没冻死于风雪之中,现在臣长成人,还得见陛下,臣必衔草结环以报君恩。”

赵佶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潘卿家必不是寻常人,才有此磨练。”他不欲戳这青年伤心处,又说道:“朕听闻你那掌柜的是个好钻营的,拿着你手里的东西借花献佛呢。”

这说的是李三娘,最近她在汴京城,可是混得风生水起。

潘邓说到:“用人不疑,她是我兄弟之女,经商的好手,便随她去吧。”

赵佶狐疑地看向潘邓,听说那李掌柜看面相已二十多岁,这小潘卿家如今不是才十七?

这是交了个多大的兄弟哟。

赵佶喝了口茶,点点头说道:“嗯,我向来也用人不疑。”

潘邓心想你当然用人不疑了,不然能叫蔡京一手遮天那么多年。

“……只是你那掌柜的给安德帝姬送了一整套的琉璃首饰,宫中嫔妃却没有那靛蓝色的琉璃珠,整日在朕耳边念叨,朕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潘邓这才明白,马上说道:“小臣岂有不想孝敬娘娘的,只叹自己位卑不能得见,幸蒙圣上提携,今即命店中掌柜备齐佳礼,以奉诸位娘娘。”

赵佶笑道:“叫内侍省前去采买。”

潘邓又说道:“小臣不知宫中规矩,叫内侍省大人去拿首饰便是,何来采买一说。”

他笑道:“小臣做琉璃本就是为献给陛下,现如今烧出好琉璃来,放在那‘风雅颂’出售,也为的是汴京‘奢侈品税’一事,只想多交些税进府库,以回报圣恩,如今若是要内侍省采买,岂不是因果倒置,忘了初心?”

“况且臣本身无长物,皆赖陛下赏识才得以置业,臣所有之物皆奉圣上也是应该,更何况区区琉璃?”

赵佶简直被这少年人的笑容迷花了眼。

半晌点头道,“爱卿一心纯善,以后便在汴京常住,常伴朕左右吧。”

*

潘邓回到那“风雅颂”店面后院,告诉李三娘宫中大批采买一事,“赶在开业前送过去,可别让宫中的娘娘比外边的贵妇人还晚戴上。”

李三娘点头应下,她这边正在验东平来的货,今天来的是一车好牛皮箭袋,光是看着便觉精良。

潘邓被吸引了目光,拿起一个细看,让伙计在上边串上深蓝琉璃珠,拿了便去了徐宅。

到了却不见师叔,范老在家热络地招呼客人喝茶,道主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