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事情闹大,朱缅担心不好收场,便将那个活动人心的穷学生给抓到大理寺,第二天同窗前去探望,已经被打得像是个血葫芦。

此事激起了众怒,太学生们联名上奏,聚在宫前长坐,请求彻查朱勔,还那人一个清白。

一直到太学生们在宫门前长坐了一个时辰,赵佶才得知此事。

皇帝大喊冤枉,“祖宗立国以来,百年传统都是寒门状元,朕何至于故意将状元给有官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去查!”

又过了半晌,官员回来讲明事情经过,原来是三皇子殿下在殿试中得了第一名,而当日排了第二名的榜眼正好是个有官人,赵楷不做状元后便轮到了他。

“唉呀……”皇帝叹道:“这就是个误会,那状元不是朕亲点的,只是轮到他了!诸学生怎么如此看朕?赶紧把状元给改了!再去叫梁师成过来,叫他写了告示,言明此事非朕授意,再去叫蔡太师来宫中。”

赵佶想了想,蔡京的名声没那么好,他又改口,“去叫陈相,让他把告示贴在宫门外,把学生遣散!”

赵佶在宫中急的转圈,心道朕何至于故意让有官人做状元?

此事也怪朱勔,他竟敢私刑拷打太学生,叫众学生如何看朕?其心可诛!他又大笔一挥,把朱勔贬官以平息众怒。

“叫潘卿家进宫!”

潘邓又被召进宫中,赵佶详细叮嘱了要在下一期刊物上解释此事,广传四方,万不可让读书人误会朕!

若说在不知道师叔身世之前,他还没有这么感同身受,听到“元佑党人碑”,也只当是历史事件,如今得知师祖被定为元佑奸党,一腔热血报国,却为朝廷所害,他心中对此恶劣得远超正常政治范畴的事件越发不齿起来。

编著黑名单,将名单上的人刻在碑上,起名“元佑奸党碑”,再将此碑复刻到各州县,供天下人观看;禁止元佑思想传播,禁毁元佑党人著作,不许太学生学习异端思想;不许宗室与元佑党人通婚,将元佑党人及其子弟全部逐出京师永不再进。

可“元佑党人”这四个字之下,也都是普通的文人士大夫,站在朝堂之上,也是为报国而来。

赵佶在轻率地做出如此群体性的羞辱事件,如此破坏政治平衡的事情之后,天下读书人对他不满,对此朝堂如惊弓之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他想靠着这些办书院,罢科举,增天子门生的伎俩,就想重拾读书人的心,也未免太自大了些。

潘邓沉默着回到编辑部,叫沈编辑临时赶稿,等四月刊发行后,又亲手奉给皇帝叫他看过。

赵佶看后,果然松了一口气,这才叫潘卿家出发北上。

*

朱勔落马,江南百姓欢呼雀跃,这是不是代表着苏州应奉局也要关闭了?他们长达十多年的花石纲之祸,也该结束了吧。

这些天苏州、杭州等地区都在传唱着顺口溜“陈相斩朱勔,江南民得安”。

此事虽和陈文昭没有半分关联,但因当日太学生宫外静坐一事,皇帝先下令让陈文昭安抚太学生,后紧接着就罢免朱勔,难免叫不知情的人以为是陈相秉公执言。

只是江南百姓庆祝得还是太早了,此苏州应奉局,早在朱勔父子在时,就是人人垂涎的一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