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待到金使回归,便叫人送正使归国。”
当晚潘邓迷迷糊糊地对徐观说道:“叫马政留下来陪我,师叔也回国罢……你们回去也要有人奏对。”
“此次出使也是一件大功,师叔莫要意气用事……我知你不愿……老师却说做官……为生民立命……”
徐观陪着他,直到潘邓睡熟了。
当晚潘邓发起热来。
*
潘邓一觉跌入了漆黑的梦乡。
在梦中他又听到了来流河哗哗的水流声,这时河水没有上冻,是夏天时奔腾的模样,两岸有村庄林立,远处还有新建的厂房,这里是潘邓儿时的故乡。
潘邓来时从渤海湾一路向北,到了此严寒之地,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北上到了西伯利亚,实际上却并没“出国”,此地是前世黑吉两省的交界之处,此河名叫拉林河,乃是两省界河。
拉林河南岸是一片厂区,六十年代爷爷奶奶那一代来此支援建设,在这建了工厂,结婚生子。工厂外面一圈是小区,子弟学校,大家生活的都很紧密。
八十年代这里生活繁荣,开了大百货商场、迪厅,潘邓的父母就在迪厅里面认识,后来结婚生子,在潘邓五岁那年,夫妻两个因为感情不合离了婚,潘邓始终记得那天母亲背着包,坐上了一辆小轿车走了,他使劲的喊,嚎啕大哭,但是她没有回来。
小小的潘邓从那以后心里就像空了一块,他问爷爷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奶奶和他说“你妈和别人跑了”,“你妈不要你了”,潘邓嚎啕大哭,爷爷心中不忍,耐心地和他讲道理,最后甚至说出了:“你爸没有责任心,你妈就不想和他过了。”这种话。可是潘邓也并不想要对错。
爷爷无可奈何,说道:“咱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这片地就是你妈,以后你好好学习,多干实业,报效祖国,别总想着你妈了。”潘邓伸小胳膊使劲一推,把爷爷推到了。
整个小学生活,潘邓一边听爷爷的爱国教育,一边总觉得心里那一块空着,时不时的生气,愤怒,被抛弃的感觉那样的强烈,以至于恨她。
到了初中,他学习课文,老师讲“舐犊情深”,他突然就控制不住自己,一个人跑到教室外面哭了起来,他想他也不是生气,也不是愤怒,就是想不明白,牛生了小牛都要爱孩子,为什么他的母亲不爱他?
到了高中,有同学约他一起出去看电影,两个人看的是教父,讲的是意大利马飞亚家族。潘邓心想,人也不只是有一个家庭的,这个主角就自己成立了个家族,别人不爱我,我还要爱别人的。
从初中开始,奶奶就生病在床,父亲不管家事,潘邓小小年纪也要出门打些零工,让爷爷不那么辛苦。潘邓初入社会,组建了很多的“家族”,并且对此炽爱,沉迷其中。
第一个叫“小潘粥铺”,是个和朋友合伙的小三轮车摊,每到寒暑假凌晨起来熬粥,清晨去工厂旁边,每个保温桶里有一种口味,粥用大纸杯装了,可以插着吸管喝,一杯一块钱,肉粥两块,一个油条五毛钱。
朋友也和他一起卖粥,他俩苦心经营着这个生意,每天早上早起也乐此不疲。
第二个叫“小潘套圈”,是网购刚刚兴起的年代,买来一批便宜的陶瓷器,在夜市上摆了摊供人套圈,十块钱三十个圈。他自己干了几天,赚的很多,但是实在太过劳累,因此又雇了一个小员工。
第三个叫“小潘宠托”;第四个叫“青语协会”;第五个叫“博尔文化传媒”;第六个叫“博来文化有限公司”;第七个叫“潘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八个比较为众人熟知,叫“潘潘奶茶”,是个大众的奶茶品牌,也是他最大的家族,在全国有两千多个加盟商合伙人,员工加起来好几万人。
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慢慢能理解母亲,不再仰视她,期待她,埋怨她,渐渐的也明白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没有多少选择。也能回想儿时画面,想到她也曾在生病时候照顾自己,抱着他睡了一夜,想来并不是不爱他,只是生活所迫罢了,他也渐渐放下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