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他看见兄弟自远方归来,今日又猎得三兔,面展笑颜:“花荣兄弟,咱们该走了。”

花荣问道:“哥哥要去哪儿?”

宋江说道:“大丈夫生于世,自当携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庸庸碌碌于此?”

花荣看着宋江,笑道:“那我就跟随哥哥,守卫左右。”

*

东平府作院

此处早已经建了个高炉,砰砰嗙嗙地打起铁来。围绕一个冶铁高炉的有四五十个铁匠,包括往炉内装填矿料的、鼓风的、观察炉况的、熔炼的、钩取炉渣的、负责铁水出炉成型的,他们各执一事,分工协作,日夜不停。

潘邓来此查看数次,跟进了新做的甲胄与长刀,甲胄制作繁琐,一副甲胄其上甲片有十几种类别,串在一起才能更贴合人体,因此工期较长。

那些打铁匠见府尹来了,都干得更卖力,今天已经有成品甲胄做出,正等待人检验。

作院之中蔡作头跑上前去说道:“府尹大人来了,咱们如今的甲胄都是按大人所给冷锻之法打造,果然出奇!比寻常甲胄减薄三分,却依旧耐用,真是又轻又坚,真乃奇甲!”

潘邓笑道:“既然如此,本府得试一试了。”

武松跟在潘邓身后,得了指示,抽出自己的配刀来,下盘扎紧,用力向那假人身上一砍,只见其上甲胄并未断裂,又连砍数下,只把此刀劈得断裂。

众人都叫起好来,武松也啧啧称奇,“当真好甲!”

潘邓却皱起眉来,他对武松说道:“刀拿来让我一观。”

武松便把剩了半截的刀打横托起,递给府尹。

潘邓拿起细看,又朝着那假人连砍数下,只见剩下的这点也要碎裂,他对蔡作头说道:“甲胄是好甲胄,只是咱们府里这刀不堪用。本府这些日子常去府中厢兵营,见士兵手中配刀多是这种钢刀,粗看之下只见刀光闪闪,实际却不能多砍,用的年头久了便要断裂,这是怎么回事?”

院中铁匠对视几眼,都不敢应声。

潘邓说道:“本府问话,如实回答便是。”

那蔡作头才说道:“咱们所打的铁,大多都是这样的铁。如今本朝都用煤炭炼铁,练出来的铁是脆了些,可也没有别的办法。”

有人附和道:“小人听人说过,就是开封府炼铁,也是这样,现在不让轻易伐木,大家伙炼铁都用煤炭,这东西比木材木炭都耐烧,就是打出来的铁脆了些,其实做些锄头榔头都不妨事,就是咱们住院做兵器才显得不好……”

那蔡作头又补救道:“现如今咱们已经把厢兵配刀加宽了,用着也不妨事!”

潘邓这才算明白了,为什么宋朝士兵的配刀都又宽又长,原来是为了弥补材料上的不足。

而且此时官府并不让民众随意取用木材,自然也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或是“防止水土流失”之类,仅仅是因为古代社会木材既是建造房屋的重要材料,也是造船、造桥的基本材料,自然要节约着用。

不过既然煤炭炼铁会生成硫化物让铁变脆,那先把煤炭炼成焦炭,再用焦炭来练不就好了。潘邓问道:“咱们之中可有人会炼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