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真定府府尹便做主收了此人,以及他带去的五营兵马。

这说明什么?

说明就算是招安军,别人也愿意要那有本事的!不然为何徐宁招安如此顺畅?还不是为的他那家传绝学钩镰枪!

因此想要梁山顺利招安,也不能荒废了这些梁山军。自徐宁上山,他那钩镰枪法也不再是绝学了,再加上他们东平府自创的鸳鸯阵,只叫关胜严些管教,叫那些梁山军拿着竹棍训练一翻,也好有个出路。

潘邓思忖着,叫衙役把这些东西送到厢兵营,明日拉到梁山。实际上这些竹棍也不够用,剩下的叫他们在山上自己砍竹就是。

吩咐下去之后,今日可算得了片刻清闲,潘邓回到后衙拿了小郓哥从东京带回来的书信匣子。

他脸上露出笑容来,把那些个老师的信、李三娘写的信、琉璃坊写的厚厚的一沓,好像还有账本子都通通放下,先拿了师叔的信来,刚要拆开,仔细想想收进怀里,师叔的信等晚上下衙了在看。

又在桌上挑挑拣拣,先拿起老师的信。其上挥挥洒洒写了朝中之事,陈老师先是忍不住赞叹,你这学生入朝面圣没有几次,竟然对圣上知之甚深,皇帝如今果然反复无常,当初是他执意要联金抗辽,如今却不知为何有些踟蹰不前,朝中大臣皆做伐辽准备,皇帝却内心犹豫,实在不是吉兆。

潘邓看了信,叹了口气,又写回信。

此外交一事最忌摇摆不定,时局安定该和平发展时,你雄心勃勃要开战,搞得朝堂上行下效,主战派上台主政;时局危机该主战时,你畏惧冲突要主和,朝堂又是按照皇帝的喜好,主和派登场,北宋末年不就是因此而吃了大亏?

潘邓郑重叮嘱老师一定要挺住,既然宋辽必有一战,联合之事已定,国事岂能如家事一般朝令夕改?

他又找来李大官人,让他叫杜兴找几个李家庄兄弟替自己走一遭,往东京送了新做的冷锻甲,以及冷煅技艺,刚到手的望远镜也忍痛割爱,一齐孝敬老师。

潘邓千叮咛万嘱咐,“东西贵重,千万安全送到。”

李大官人点头称是,“既然如此,我领杜兴亲自走这一遭,必为府尹办成此事。”顺便看看三娘。

潘邓听了点点头,“如此甚好,有李大官人亲自去,我也放心些许。”

有人来报,是张清身边得力之人,名为龚旺,那副将下马,拱手拜见,附耳禀报一番。

潘邓面色古怪,“你们抓到了谁?”

第122章 又见宋江

龚旺又重复一遍:“是那梁山宋江,还有山上首领小李广花荣!”

东平府外。

宋江被官兵押送,满心苦楚愤懑。

又是东平府!又是潘邓!他刚想要东山再起,潜龙卧虎,作为一番,还没走出那寿张县,就被东平府兵活捉!

到底是为什么,东平府的厢兵要去寿张县那么个小地方巡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