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说道:“诸位若信不过我高俅,也不信呼延,那潘邓如今打下了梁山,且看他愿不愿意去!”
高俅颇有些冷嘲热讽,那姓潘的小子不是自诩忠臣吗?皇帝发愁什么事,他都要颠颠地往上凑,现在真有大事了,看他愿不愿意带着梁山军去攻打方腊!
陈文昭从早起就沉默,听了此话冷眼望去,将高俅看得一哆嗦。而后上前行礼,从袖中掏出折子,说道:“禀陛下知,潘邓早已上书,请求亲自带梁山招安士兵攻打方腊,剿灭叛乱,为朝廷出力。”
众大臣皆目瞪口呆,潘邓主动要求带兵平乱?他为什么?此人做事为何如此没有道理?
第132章 打匪分田
朝堂之中小声议论,之前潘邓自请外放东平府一事他们就难以理解,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出使归来得了封赏,不趁此在京城扎根,做个京官,偏要去做那外朝官!看他费了好大的劲招安梁山,四处写信请求收容山东土匪兵,何其狼狈!
这好歹还能说是心系家乡,可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放着好好的知府不当,还要再去做个武职自降身价,那叛军是好剿灭的吗?都自称皇帝了!
赵佶听了此番话却心下动容,叫张宝过去取了折子,自己翻开看起来。
把潘邓字迹一一看过,过了半晌又把折子合上,悠悠叹道:“潘卿家知如今形势在于北上伐辽,自愿南下讨贼,实乃忠臣良将呀……”
赵佶心中大慰,在这个档口上,每日上朝大臣们一天只会吵,不是怪这个就是怪那个,吵来吵去没几个拿主意的,可如今潘邓处江湖之远还能忧其君,真是朕的好家臣呀……
童贯紧忙说道:“潘邓此人文武双全,曾经出使过金国,又收服梁山,想来方腊也不在话下,不如让他一试。”
赵佶点点头,呼延灼此人曾经投敌,如今虽已招安,却也断不能用;高俅他则是太了解了,若别人有什么功劳,叫高卿家去摘个桃子还可,可关乎江南存亡这样的大事断不能派他去,就让高卿家在东京继续陪自己踢球吧。
赵佶说道:“潘卿家一心为国,朕也不能寒了忠臣的心,他愿出兵讨贼,不必叫他做什么武将,封他为广德军节度使,再统两浙北四州军政要事,带兵去江南平乱罢。”
群臣皆目露惊诧,众人看向陈太师,见他竟然也不推拒,就这么替学生受下了!张邦昌上前一步,“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可……”
皇帝一甩袖袍,“卿家去南方平乱否?此事已定,莫再多言!”
皇帝金口玉言,童贯勾起嘴角,他潘邓做个什么节度使又如何,不过是既吃力又不讨好罢了,没见朝堂之上官员颇有微词?这样一来潘邓离中央也是越来越远了,真不知道他这么费力图什么,不过这样的结果,他也乐见其成,想来再过几日他就能重返西北,以待伐辽了。
*
东平府。
纺织坊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扩大规模,将原来规划出来的工坊园区空地逐渐填满。
梁山此前侵占的土地也都归还官府,扈三娘带领以前的扈家庄人重获被夺走的土地,重新收拾耕地,她自己家的土地则雇佃户打理,自己仍旧在纺织坊带领力士,看护园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