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邓不理老师,只是一味回想脑子里记得的前世的知识,可这段历史太过冗杂,像他这种从小想着创业没专门研究过课本的怎么也想不起来什么,转了半天说道:“如今已是千载难逢,辽国势微,士气也低迷,是伐辽的大好时机,这个节骨眼上回撤,金国若是趁机攻下燕云,汴京有祸!”
他前些日子还在想什么徐徐图之,现在只恨自己为什么不一开始去北地,去什么梁山!若是他一开始去了北面,如今不管走到什么位置上,多少也能转圜一二。
陈文昭把杯子放在炕桌上,又皱着眉把学生按在炕上,老实坐着,问了他在想什么,而后说道:“你比种老将军如何?”
潘邓没有说话。
陈文昭说道:“为师从来没和你说过,是因为你懂这个道理,怎么现在又不懂了?一人之力成不了任何事,你急什么?天塌下来要砸一块砸,单砸你一个不成。”
潘邓有苦难言,他看着窗外春和景明,谁在这样繁华的汴京城,在这个时代全世界当中首屈一指的热闹都市之中,会无端端想到它在几年之后就会破碎呢。就像他在前世的和平年代,任谁也不会凭空觉得几年之后战乱将至吧。
谁能想到天会真的塌呢?
潘邓叹了口气,冷静下来,此前去东平也是为了东平百姓,东平纺织坊。人生在世,他之力歹,却不会放下任何一个,东平如此,江南如此,梁山军如此,如今国难将至,他已不是一届白身了,北地他也愿去看一看,他说道:“若陛下再派大军北上,我愿请命。”
陈文昭叹道:“随你吧。”
*
童枢密使回归,枢密院众人久没见上官,自然要前去拜见。
枢密院中人也都想得周全,想到楚国公前阵子被封了同知枢密院,虽一直没来院中上值,但他们这些做下属的总得记得,一人提议不如先去找枢密副使,待会儿一同会见童枢密使,免得失了礼数。
几人一拍即合,大清早一同到达楚国公府,潘邓听明来意,正好也想见见童贯,便欣然前往,却没想半路之上被小黄门拦截,急匆匆把他带到御前。
小朝会声音嘈杂,潘邓皱了皱眉头,见御座之上皇帝瘫在椅子上,张宝正给他扇风。
陈文昭见徒弟来了,招手把他叫到自己这边。
潘邓走过去,余深凑过来小声说道:“江南广德军动乱,大批驻守禁军解甲逃亡,据说是为得当初韩凌二罪人坑杀广德军禁军三千余人,此事败露之后,导致军心不稳,许多士兵白日里心思不属,不听调遣,夜里出逃,现已逃了几千人,江南又要乱!”
第218章 广德军军乱
江南又乱了?
余深说道:“这几千个士兵逃走,不光是禁军兵力不足,主要是流亡他乡,恐其为害乡里……”
潘邓明白,换句话说,这些逃兵都是社会不安定分子。这年头的士兵和他前世有很大的差别,俸禄不高,仅够吃饱穿暖,没有外财;再加上民间也不愿自家小娘嫁给士兵,因此多数娶妻不易。
每逢战事,士兵皆需分发赏钱才肯上阵厮杀。若主将吝于赏赐,士兵便会靠自己的方式拿回属于他的那笔钱——或趁乱劫掠百姓,或掳掠妇女,而多数主将在此时往往不加管束,甚至默许此类行径。
更不必说在局势危急之时,还有趁乱杀人放火、劫掠钱财的。想当初梁山动乱,东平府便是如此;后来方腊作乱,江南亦是这般景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