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佑党人碑之后,这天下便不是士大夫的天下了。师兄也莫再整日郁卒于心,师侄与我来信,担忧老师身体呢。”

陈文昭经师弟干巴巴劝慰一通,稍稍想开了些,依旧如往常一般夙夜公干。然而马正使东行不久,只十来天的功夫,眼看着行程还未到登州府呢,皇帝就又雄风大振,改了主意,决议不再联合金军,而是要依靠大宋独自夺回燕京!

陈文昭称病不朝,朝廷之上却热闹纷纷,只因前几日北边送来消息,辽国大将郭药师投降了!

天佑大宋,必将横夺燕京!

*

苏州府

潘邓在宜兴城驻扎三月有余,而后领着家人回了苏州府,苏州太守俞远道早已在城前迎接,又见潘大人,满面喜气,“下官已经将新建的宣府使府收拾出来了,大人随下官过去吧!”

潘邓哪里能让这老人家在前边给他引路,连忙说道:“老父母快上马车,叫衙役牵马便是。”

俞远道也从善如流,进了潘宣抚使马车之中,当面便见一个青年,他定睛一看,“哎呀,这不是……这不是袁家的小子,袁四郎吗!”

第226章 潘邓回苏州

袁常棣也见了俞府尹,笑着拱手道:“晚辈见过俞大人,几年没见,没想到大人如今依旧精神矍铄。”

俞远道哈哈一笑,捋着胡须看着潘大人与袁小子两个年轻人坐在一块儿,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心中别提多舒坦,看了又看,而后说道:“你家那老古板终于愿意放子孙出山沟沟了,袁四郎此番到苏州,安定了己身,定要到老夫府上来!”

袁常棣恭敬说道:“大人若不嫌弃晚辈叨扰,晚辈定当登门拜访。”

马车轱辘轱辘驶进宣抚使府中,潘邓一行人到了新宅邸,安置梳洗一番,待到傍晚时分,苏州府府尹带着通判邢名扬宴请上官。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俞远道这才开口问道:“大人前些日子来信,还说待在宜兴城驻扎一月,怎么如今却改了主意,匆匆返还?

潘邓听了老大人问话,叹了口气,略显无奈:“我本也想在宜兴多驻扎些时日,把广德军禁军逃亡一事彻底安抚下来,再返回苏州府。只可惜事发突然,陛下前些日子来信,吩咐了些事情,叫我立刻去办。”

席上几人听了此话都睁大了眼睛,竖着耳朵,俞远道听到还有公事,连忙问道:“陛下吩咐何事,可是要苏州府效劳?”

潘邓说道:“陛下一来说国库空虚,叫我想些法子,让江东、两浙两路今年多交些税钱。”

此言一出,席上众人顿时倒抽一口凉气,还要多交税钱?此地刚刚遭受大难,百姓尚未缓过劲来呢!今年秋税若能足额交上已是十分不易,到哪里去多筹钱?

席间气氛渐渐凝固,邢名扬悄悄看向自家府尹俞大人,俞远道也变得严肃起来,这可是关乎他苏州府百姓的大事。

他微微抿唇,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大人,这江东、两浙两路刚刚遭受兵祸,之前又被反贼践踏,百姓多有流离失所,田地也多有荒芜……”

他看着宣抚使脸色,说道:“……这赋税之事,是否可以稍缓些时日?”

潘邓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酒杯,“我又何尝不知百姓苦处?但国库空虚,已是迫在眉睫,陛下命我督办此事,本官也只能尽力而为。不过你们也放心,事确实要办,可怎么办却看咱们两路之内,本官与各府说起此事也定叫咱们一同商议着来,必不叫诸位太过为难。”

宣抚使大人都已经这样说了,席上众人无论有什么牢骚也只能作罢,俞远道又问道:“陛下可还有其他事要办?”

潘邓踌躇片刻,然后说道:“陛下确实还吩咐了另一件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