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刚所看的职工四合院就在水泥厂旁边,此地是李大官人研究舆图做的选址,距离水泥厂路途四里地左右,自选址时就打算了以后在此处建居民区,制式是一水的多户人家合住的四合院式,住房紧凑,每个房间也不大,一个大院里住了六到八户,建造快速,一个个院子很快就能建好。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e?n?2?〇???5?????o???则?为?屾?寨?站?点
索娘子笑着说道:“我还记得当时情景,东家打跑了白莲军,离开了润州之后,咱们匠人从早忙到晚,多数人是以前的泥瓦匠,当然也有新学徒,流民们为了早日住上房子,也很多都自发没日没夜的建房子……”
“当时许多人住的都是被烧毁的房屋,自从四合院建成了,咱们员工搬进新家,又建了纺织厂,叫一家里的娘子们也去上工,这儿的日子就安定下来了。”
一旦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有了三餐温饱,一个家就能从战火中走出来,生活恢复平定。
当晚,林朔在润州府看了润州城地经,地精于舆图不同,一般不只有一份,州府之中往往收藏着历任太守留下来的自做的地经图。
地经图上面除了地形,州县的名称之外,还有各个地方的古名,名人古迹,几处还有着矿脉标注,各地特产。他对着几份地经研究了一晚,第二日和袁常棣在润州城中走了走,依潘宣抚使所说,着重观察了城市居民手工业,以及现在有的大工厂小工厂的分布。
袁常棣纠结了一晚上,第二日一早同林贤弟说道:“宣抚使于从商一道果然高屋建瓴,只是我总恐怕重商抑农……”
林朔听他心中所想,笑着说道:“先不说如今形势,国库吃紧,税收加重,不容得我们不重商,你只看百姓过得如何?那水泥厂中工匠脸上气色怎样?那职工四合院中的小孩儿精神气又如何?”
第230章 如何发展2
是呀,袁常棣心中想着自己从前见过的乡间百姓,战乱过后的城郭居民,再看看润州水泥厂职工四合院里的情景,如何能让他不感慨?
是以他便暂放下了心中所想的“重商抑农”,和林贤弟一同在润州府城走访了。
潘大人曾在润州府主持大局的那一段时间里,除了叫李大官人开了两坊,以工代赈,还叫润州府主簿官白大人找了府中大小工坊,扶持其重新经营,以解决府中流民生计。
其中罗氏造船厂和雷氏酿醋厂都是那时得了官府的扶持,才从战后破产重新经营的。
罗氏造船厂的东家是个和善人,曾在潘节度使讨伐方腊时赠船五艘,也自认是潘大人的老熟人了,一早就听了白主簿的信儿,得知潘大人又到了润州城,其手下还要走访造船厂,如何能不好好招待?
是以罗东家当即领着自家三个孩儿,见过了两位上官大人,然后又亲自带着林大人和袁大人一同在工厂里待了一天。
罗东家笑呵呵说道:“咱们润州府如今能起来,多亏了潘大人,我有时也去那水泥厂跟前晃,也想把我自家的厂子建得和咱润州水泥厂一样,只可惜力有不逮,只能做到哪儿算到哪儿了,二位上官之前去那水泥厂看了一遭,可莫要嫌我这儿庙小!”
林朔也笑着说道:“东家哪里的话,我在润州城到处走访,你这造船厂算是最气派的一个了。”
这话倒也没说错,罗家造船厂在润州城边上,光是一个工坊就望不到头,几百个工匠一齐操持着,大船足足有三四层楼那样高,而他家相同的工坊一共有五个,从东望到西都看不到头。
离了罗家造船厂,二人又去了雷家,之后还有其余大大小小还有几十户小工坊,白主簿也带着两人一一看过,白畅春与两位参军大人说道:“……当时战乱过后,潘大人叫我等说这润州城有什么特产,我与府尹大人一齐说了三个,首屈一指的就是咱们润州醋,然后便是百花酒,翠芽茶……除此之外,咱们润州就没别的了,谁料潘大人却不满意,硬是要我等一齐说二十个才行。”
白畅春笑呵呵说道:“咱们之前并不拿那些小玩意儿当润州城特产,经了潘大人点拨,倒把一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