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常胜军都是辽人,有惹事的时候,都是董都尉给他摆平;他也不愿放权,对自己军队从不严加看管,童大王屡次找麻烦,都是都尉开脱;他都记在心里,只是今生不能再与董都尉共奉一主了,只因为……”

那参军看着信纸,吞吞吐吐地说道:“……只因为张刘二位将军欲要投降金军,知金军一直想要他郭药师,因此欲将他项上人头作为投名状,送给完颜宗望,他得知此事,便不能再守燕京……他一人守节,却不能让常胜军陪他丧命,因此拜别都尉……”

董平沉默不言,军帐之中寂静得可怕,那前来送消息的虞侯官咽了下口水,说道:“前,前几日,金军攻燕京城久攻不下,在城外驻守了几天,忽然就转变了策略,改为强攻燕京城东北门,此东北门正是张刘二位将军驻守之地……”

“后来不知怎的,一夜之间,郭将军就把燕山府大人们都绑起来了,就说要投降,蔡大人想要自戕,被郭大将军拦了下来,之后他们就在那屋里一直对着哭,郭将军派小人去雄州送信,后来的事我就不知了……小人一路往雄州走,没想到在良乡就遇见了董都尉……现如今八成郭将军已经将燕山府交给金军了……”

董平倏地起身,拿起自己的镔铁长枪,“我大宋费尽力气得来的燕山府,绝不能让它再收回去!点一万人,我要亲自去会会完颜宗望!”

*

十月十六,童贯回到汴京城,此时的汴京已经隐隐听到金军南下的风声,只是事情还未传开,又有皇帝命令,宫中和市井都不太议论边防军事。

可如今童贯回归,明眼人都能看出局势紧张,皇帝手里拿着之前燕京府蔡大人发的密报,从前并未将此信交给外朝讨论,如今也攥不住了,叫了二府议事。

朝堂大员到宫中与皇帝商议金军南下一事,许多人都是头一次听说此事,听到金军已经打到太原府了,惊骇非常,众位大臣一直到黑夜才回归。

第二天一早,北面传来燕山府郭药师投降的消息,赵佶方寸大乱。

他从来没有想过郭药师会投降金军,只因在他看来,北面能有一战之力的军队,就只有郭药师的常胜军与董平率领的一小部分河北军而已,如今童贯已经不顾轻重地回归,郭药师又投降,如此一来何人阻挡金人南下的脚步?

赵佶急火攻心,不顾群臣劝阻,三天之后封太子赵桓为开封牧。

众人都明白,皇帝此举的意思就是让太子守卫开封城,而他自己则有逃跑之意。

二府大臣跪在殿外请求皇帝不要离开汴京,那童贯在危机时刻离开太原府,致使西路守军军心溃散,不堪一击,粘罕大军已经南下,渡过黄河也只是须臾之间;如今皇帝封太子为开封牧,叫太子镇守开封,意欲逃跑,同样也会使东京城军心溃散,给汴京百姓引起巨大的恐慌,只怕金军还没到开封城,此地就已自乱阵脚。

可他们的一跪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皇帝想要离开,任何人都拦不住。

陈文昭怔愣地看着宫墙之内树桠上残留的一片黄叶,正随着风微微摆动,忽而就想到了当年意气风发之时,他带着年纪轻轻的潘邓刚刚来到汴京城,潘邓被诏进宫,皇帝欲叫他办一个刊物,以宣传道教。潘邓得了指令,回过头来失落地找他,眼神空洞,喃喃自语,“这就是皇权吗?”

彼时他只在心中感慨学生年纪甚小,颇为有趣,如今他才理解学生为何心神巨震。

曾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旦跳脱出此界再看,便会觉得甚为荒谬,此“皇权”就像一个庞然怪物,皇帝无论想要做什么,他们做臣子的都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人祷告下一个皇帝是好皇帝,而更多人只能听从。

他们究竟是天下之臣还是赵家之臣?

众臣喃喃道:“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陛下八成是想要走,可他要走了,这东京城该怎么办?真没法守城了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