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邓看他两个都十分苦恼,但也没人说过不该来汴京,坐看金军作乱之类的话,便知他二人心地纯善,笑笑说道:“……不过如今之势,却有不同。金军将赵家皇室劫掠,又下令罢黜赵氏,是以汴京再没宗室在此,只一个赵构在大名府。如今赵构若是另立,我只派一队人马在汴京城驻守,假借守卫首都之名,康王便不敢回归,定要另寻他处,如此一来,此京城便也不再是京城了。”
林朔猛地抬起头来,看向潘邓,“如此一来,康王即使另立,也要再建首都,重新聚拢朝中大臣,调令兵马,其号召力远逊于汴京城,我江南或可有喘息之机。”
阮小二急了,“不是,咱都打到汴京了!咱就直接占领汴京,然后去打他康王!”
林朔经主公一点拨,全想明白了,不复之前苦大仇深的模样,神情轻松起来,看着阮二将军,与他解释道:“削弱汴京已是一步好棋,又只留他赵构一人,此人眼见也成不了气候,此为好上加好。赵氏为正统,终归是天下之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赵家人在世上,主公原为赵臣,占领汴京,名不正言不顺,恐受士人口诛笔伐。之前有计占领汴京,乃不知赵氏北狩,如今既已知他赵家再难成事,便不如稳扎稳打,缓缓图之。更何况有他赵家在前面顶着,那金人再来中原,也不容易迷路呀。”
潘邓便笑了,原本他造反突然,又正赶上金军南下,自己局势十分不利,来江南之前,预定两策,一策入主汴京,可如此一来首都虽到手,却坐实乱臣贼子之名;一策清君侧讨要封号,自回江南割据一方,之后徐徐图之,可如此一来皇室还在,定要讨伐,他江南恐难安定。
造反仓促,本想即来则安,却没想柳暗花明,在汴京还没沦陷之前,赵氏已被金人掳走,赵桓又身死城外。王室倾颓,只留下赵构一人,他也不必急着做抉择了。
阮小二寻思半晌,而后说道:“可如今他赵家眼看着没了,就剩那康王一个独苗,咱再加把火,把他也烧了,这姓赵的就死绝了!要是咱们放了他一马,他又喘过气来了,又强盛起来,那该怎么办?岂不是白费了这大机缘?”
潘邓说道:“留他才能省得许多麻烦,若是不想让他重整旗鼓,便不让他喘过气来。更何况如今正逢乱世,局势千变万化,不到最后谁也说不准。如今已是大好局势,正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我们只巩固自身,在这洪流之中立稳,再等下个机缘便是了。”
阮小二听林朔之言,总是种种疑虑;可如今听主公之言,便不自觉放下心来,十分崇信。又转过身问林朔道:“参军刚才说那康王难堪大用,咱又没见过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林朔微微一笑,“正是没见着他,才有此言。那康王在大名府不知待了多少时日,封兵马大元帅府,建大元帅府,号令北方军勤王。可如今眼见着汴京沦陷,咱们却连他的影都见不着,这才说他难堪大用。”
阮二将军这回终于放心了,连连点头,“是这个理!”跟着主公准没错! W?a?n?g?址?f?a?b?u?y?e??????μ?w?ě?n????〇?②?5?﹒???????
*
康王赵构在西北建大元帅府,号令西北军队聚集于此处,随他一同勤王。可没等出相州府,便左右犹豫,最终在汪伯彦与黄潜善二人劝说之下,带着勤王大军一路东行,赶往了大名府。
虽然康王嘴上说的是大名府地势有利,到了大名府之后再行商谈勤王之事,可宗泽看在眼里,已知康王并非战略转移,而是后撤逃跑。想来康王就是因为从汪黄二人来信之中得知金人围城,宗庙将倾,内心恐惧,这才不愿自投罗网,到汴京勤王。
宗泽心中失望,自带着军队南下赶往汴京城。
他虽是自己带兵南下,却不是蛮干,也有计谋。在出兵之前,宗泽便谎称康王赵构此时身在相州府指挥大军,他又一路之上招兵买马,果然士气大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出了相州。
可也是刚出相州府,宋军便遇到金军阇母的军队。宗泽大为吃惊,金军本来应该齐聚汴京城,怎会分了这么一支军队到此?又见他们乃是北行,心中疑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