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他止不住地想今日面见东南王时,他所说的“宫中不设宦官。”
不设宦官,如何保证子嗣正统?如何保证宗庙延续?这岂不是胡闹?
可他又想到东南王在民间选的两个孩子,难不成东南王真不要亲生子嗣了?那不是个激励民间领养孩子的手段吗,怎么难道还当真?
而且就算他这宫里不要设宦官,下代帝王也不要宦官不成?难不成不要血统了!十分奇怪,东南王此人做事十分叫人捉摸不透。
连带着给他安排的差事也是,奉礼郎是办礼仪差事的,将这样的事托付给他这个前朝皇帝的内侍,如此这般,真不怕他出什么纰漏吗?张宝脑中思绪繁杂,他擦干了眼泪,不再想了,这一年他已想得够多了,眼泪也流干了,怎样想也没有出路,他也想放过自己了。
张宝回去路上觉得脚步轻了很多,没像往常一样浑浑噩噩,而是也开始打量苏州府来。破天荒去茶馆喝了茶,听了书,绕过丰乐楼,去小铺里吃了汤面,回去路上感觉自己身子骨轻松了,好像天要亮了。
他要是真做官了,也去那个慈幼局看看吧,问问能否收养个小孩,自己除了不能娶妻,也能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了。
第306章 宗泽回乡
今日后晌张宝进府中相见,叫潘邓想起宋江来,又让武松去军营叫宋江来府中。
宋指挥颇为忐忑地来到了东南王府,拜见东南王。
宋江看着武松,武松兄弟依旧跟在潘邓身边护卫左右,只不过较之从前,已大不相同,人十分沉稳,衣着也贵气了些,真似个王爷身边得力的侍卫首领了。
宋江又想到从前在山上的林冲、关胜、卢俊义之流,如今皆是东南王身边得力的人。像那李俊一伙、阮氏三雄、杜迁宋万等人,也都得了看重。只有自己这个昔日的梁山首领,棋差一步,到了如今也不显赫,实在是天意弄人。
潘邓叫宋江免礼,近前答话,“你到江东来多久了?”
宋江恭敬答道:“属下已到江东一年了。”
“这一年来你在军中可还适应?”
宋江紧忙答道:“小可一介罪臣,能得东南王青眼,实在是三生修来的福分!承蒙殿下不弃,我在军中一切都好。”
潘邓点了点头,手里翻看着卷宗。
宋江好不容易又到了东南王府上,怎可能放过这表忠心的机会,连忙又接着叹了口气,说道:“……属下前些日子梦回从前,想我宋江生于水泊梁山,长于江湖草莽,本一介反贼,幸逢殿下到了东平,诏安我等,这才谋得一官半职。如今大宋国丧,后继无人,天命在我东南!曾经我等虽为贼寇,但皆因官逼民反,心中所念,无非百姓疾苦与世间公道!今殿下以仁心治天下,属下愿以性命相许,为殿下分忧解难。殿下不弃,念我等归心之诚,纳属下于麾下,我当效犬马之劳,为殿下守护江山社稷,保百姓安居乐业!”
宋江一番剖白,忠心日月可鉴,潘邓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我也知宋指挥从来便是忠义之人,今日恰好有一事叫你去办,你可愿意?”
宋江哪里能说个不字?恭敬说道:“愿听我主差遣。”
潘邓便说道:“此事保密,你莫要与他人提起,我近几日思来想去,此事交给你最合适。明日我修书一封,你带着我书信启程,去河中府找府尹杨大人,他会安排你诸般事宜。”
宋江领命,回了家中收拾包袱了。
*
三月下旬,潘邓从苏州府任命晁少古为江陵太守,张清领军三万驻军于此,整顿军队,同时扫清蜀地以东的江南一地。
如今蜀军王煜与东南军对峙,潘邓特意从江州等地加派了人手过去,以供晁少古差遣,遇事不决,也可共同商议,出谋划策。
与此同时,江陵府的船只到达苏州,宗泽和赵仲延入了王府,得潘邓亲自接见。
潘邓又见宗泽,老大人比起从前登州相见时年迈了许多,不过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